孝敏皇帝于文觉的父亲是于文泰,母亲是北魏孝武皇帝的妹妹冯毅公主。了解了于文觉的生活经历,于文觉出生于公元542年,死于公元557年,享年16岁。于文觉是于文泰的第三个儿子,也是南北朝北周的开国皇帝。于文觉的父亲于文泰是西魏朝廷的重要大臣。于文觉七岁时被命名为略阳县。
[img]72172[/img]
图片来自网络
当时,一位善于看脸的人来看宇文觉。私下里,这位摄影师告诉他的家人,宇文觉是一个富有而昂贵的人,但可恨的是,宇文觉没有长寿。14岁时,宇文觉娶了西魏文帝的第五个女儿晋安公主为妻。公元556年,14岁的宇文觉被宇文泰立为世子。同年4月,宇文觉被封为将军。宇文觉的父亲宇文泰原本想夺取元氏政权自立为帝,但在11月,宇文泰在北巡途中因病去世。那时,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护是他的心腹,宇文泰临死前,告诉宇文护帮助年轻的宇文觉打理朝政。
宇文泰去世后,拓跋廓封任宇文为太师,并要求他继承父亲宇文泰的头衔。不久之后,宇文觉被提升为周公。公元557年,掌握西魏政权的宇文护发动政变,迫使西魏皇帝拓跋廓将皇位禅让给宇文觉。同年2月15日,在宇文护的帮助下,宇文觉登基称帝,改国名为“周”,史称北周。宇文觉登基后,一直想亲政。随后与宇文护爆发了政权之争,年轻的宇文觉根本不是宇文护的对手。然后退位被杀。
宇文觉的性格
《周书》和宇文勇、卢思道、徐钧都对宇文觉进行了评价。从他们对宇文觉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窥探宇文觉的性格。卢思道曾经说过:“闵帝以继承基础,应天纳禅。弱龄厌世,不如称皇。以妾长见立,汇编我的鸿绪。从卢思道对宇文觉的评价可以看出,宇文觉有着刚毅果断的性格。
[img]72173[/img]
图片来自网络
在宇文觉成为北周开国皇帝之前,他的父亲宇文泰就去世了。后来,在权臣宇文护的支持下,年仅15岁的宇文觉成为北周开国皇帝。虽然宇文觉登基时只有15岁,但宇文觉对宇文护非常不满。在某种程度上,宇文觉是宇文护的傀儡,辅助宇文觉当皇帝,只是宇文护稳定北周政权的第一步。成为北周统治者后,宇文觉一心想除掉宇文护。年仅15岁的宇文觉知道,用自己的实力与宇文护作斗争是不可能的,为了铲除宇文护,宇文觉听从近臣的意见,苦练武功。
后来宇文护知道宇文护召集武士在后花园苦练武功,于文护立即解散了宇文觉练武的队伍。受到打击的宇文觉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为了夺取政权,宇文觉拉拢身边的近臣,让他们帮忙。从这个角度来看,毅力、挫折和勇气也是宇文觉性格的亮点。值得一提的是,15岁的宇文觉面对老谋深算的宇文护,并没有向他妥协。从这个角度来看,宇文觉是个铁骨铮铮的人。
宇文觉是怎么死的?
从宇文觉的生活经历来看,宇文觉去世时只有16岁。那么,宇文觉是怎么死的呢?历史书《周书》详细记载了宇文觉的生活轶事和宇文觉是怎么死的。说到宇文觉的死,我不得不提到北周的谋臣宇文护。换句话说,宇文觉登基后,一直对宰相宇文护目中无人的傲慢态度不满。为了夺回政权,宇文觉经常与周围的近臣秘密推翻宇文护。
[img]72174[/img]
图片来自网络
当时,朝廷大臣李植、孙恒、乙弗凤、何拔提等人都不喜欢宇文护的做法,于是让小皇帝宇文觉除掉了宇文护。宇文觉非常赞成李植等人的提议,但不敢贸然行动。李植等人担心势力薄弱,但宇文护却把宫伯张光洛拉进了宇文觉阵营。随后,张光洛偷偷向宇文护告密。宇文护知道李植和其他人很难成为气候,所以她没有杀死他们。她只是把李植贬为梁州刺史,孙恒贬为潼州刺史。于文觉想召回李植、孙恒两人,却被于文护阻止。
余文觉身边的乙弗凤担心时间长了,除掉余文护一事就会变成泡影。因此,乙弗凤加紧策划,当宇文觉宴请群臣时,就会找到合适的时机去掉宇文护。没想到张光洛又把这件事告诉了宇文护。宇文护立即召集贺兰祥、尉迟纲等人讨论对策。贺兰祥让宇文护废宇文觉,重立新帝。到时候,只要宇文觉同党被摧毁,宇文护就可以高枕无忧。宇文护让尉迟纲逮捕了乙弗凤,然后迫使宇文觉退位。一个月后,宇文护杀死了16岁的废帝宇文觉。
孝闵帝藏在胸中,却因羽翼未丰而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