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出生于公元前329年,卒于307年,嬴姓秦氏,名为荡。他在先秦时期的经典《世本》中也被称为秦武烈王,在《秦记》中被称为秦悼武王。他是秦惠文王嬴思的儿子。他在前310年继位,只在君位上坐了短短三年。据史书记载,秦武王天生就有神力。他从小就很高,孔武很强壮。他也为此感到骄傲,经常和别人竞争武力。因此,他也很欣赏那些像他一样强壮的人。任轻和乌获这样的大力士被他重复使用。
[img]70957[/img]
图片来自网络
当秦武王还没有成为君王,只是王子的时候,他不喜欢战国时期著名的谋士张仪。后来他继位后,大臣们为了取悦他,说张仪的坏话,说他言而无信,忘恩负义。这样的人不应该继续让他当官。此时,蜀国宰相陈庄谋反,杀死蜀侯通过。经过讨论,秦武王和魏襄王决定派秦国将军甘茂讨伐陈庄,以平息蜀国的叛乱。秦武王成功后,将张仪和魏章赶出秦国。
秦武王虽然力量无穷,似乎力量无穷,但他不是一个勇敢无谋的人。在他的统帅下,秦征服了韩国的重要城市宜阳,斩首了6万韩军,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之后,他追求胜利,夺取了吴遂。当时,韩国国王韩襄王被迫到秦国感谢他的罪行。
秦武王的死也很奇怪。据说他在和别人竞争武力的时候伤了筋骨,很快就去世了,只活了23岁。在中国历史上,一个国君死于与人竞争的力量是非常罕见的。
秦武王举鼎
秦武王,出生于公元前329年,嬴姓,赵氏,名荡。前310年至前307年,战国时期秦国的过君在位。秦武王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独特的国王。他不像那些有才华的国王那样擅长治国,并取得了永恒的成就。相反,他从小就很高,力量无限,似乎有无尽的力量。也许是因为他自己的孔武力量,他也青睐那些像自己一样勇敢的人。他重用这些人,把他们留在自己身边。
[img]70958[/img]
图片来自网络
在这些猛士中,包括一个叫孟贲的人。据明朝作家冯梦龙写的小说《东周列国志》记载。这个叫孟本的人是勇敢的。这本书描述了如果他在水面上游泳,他甚至不怕水中的龙;如果他在陆地上行走,即使是老虎和豺狼也应该避开他三分。当他生气时,声音会震动整个世界。虽然这里的描述可能有夸张的成分,但孟贲的勇敢应该毫无疑问。然而,他和秦武王之间的比赛直接导致了武王的早逝。
当时,秦军在甘茂将领的带领下,征服了韩国重要城市宜阳,接近古都洛阳。秦武王带着任鄙、孟贲两人大摇大摆地走进洛阳,他们在太庙里看到了周王室铸造的九个大鼎。现在秦武王的心都忍不住了,他问孟贲能不能举起大鼎。孟贲当然不会拒绝武王的要求,只见他大喝一声,双手抓住鼎耳,大鼎就这样离开了地面近半尺。武王看到孟贲举起了大鼎,当然也不能退缩,于是迈开双腿,使出全身的力气,鼎也被举起了半尺,这时意外发生了,秦武王在放下鼎时不小心撞到了自己的右腿,只听到一声脆响,他的胫骨完全断了,立刻晕倒了。随后武王不治而亡,享年二十三岁。
秦武王就这样死在自己荒唐的举动下,真是让人感到遗憾和哀叹。
秦武王是怎么死的?
秦武王,又称秦武烈王或秦悼武王,是秦国历史上非常短命的皇帝,他只活了23岁就去世了。所以他在位的时间也是最短的,只有三年。说到秦武王,他既没有想到他的继任者秦昭襄王那样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没有一些统治者那样放荡、残忍和不仁。他最突出的一点是他的勇敢和力量。有一个成语叫“举鼎绝膑”,跟他有关。
[img]70959[/img]
图片来自网络
秦武王,嬴姓,秦氏,名荡。出生时便身高体壮,孔武有力,身材十分高大魁梧。也许是因为他身体强壮,他平时的爱好是和别人竞争武力。他喜欢那些强壮的人,并授予他们留在自己身边的官方职位。事实上,一个国王有一点个人爱好是很正常的,但秦武王不仅把他当作自己的爱好,而且把他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没想到这个爱好会杀了他。
那是秦军攻占韩国重要城市宜阳,进攻古都洛阳的时候。秦武王和他手下的猛士孟贲和任鄙大摇大摆地来到洛阳周王室的太庙。当他看到太庙里有九个巨大的青铜鼎时,他问他的手下谁能举起鼎。孟贲挺身而出,他挽起双袖,手抓鼎耳,大喝一声就把鼎举起来。秦武王看到他成功举起鼎后,也跃跃欲试,用一生的力气举起鼎。没想到,在放下鼎的过程中,他不小心撞到了右腿,只听到一声酥脆的声音。他的胫骨完全断了,立刻昏倒了。几天后,他就死了。享年二十三岁。
这就是成语“绝膑”的由来。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做事前要慎重思考,不要只凭自己的冲动去做事,这样可能不仅做不好事,反而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秦武王选臣子的标准其实是比力气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