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道子出生于364年,403年去世,河内温县人。司马道子是东晋的宗室,也是东晋晚期的臣子。那么司马道子的故事是什么呢?
[img]68907[/img]
图片来自网络
司马道子是晋简文帝司马昱的第七个儿子,母亲是李陵容。起初,司马道子被封为琅邪王,后来又被封为会稽王。司马道子是最接近皇室血缘关系的一个。孝文帝时期,他也被当时的朝廷委托为朝廷重任。后来,朝廷排斥了自己的陈县谢氏族,皇室族的权力得到了很好的巩固和提升。然而,孝武帝和司马道子都喜欢喝酒,导致随后任意重用奸诈恶棍,政府日益毁灭。此外,孝武帝信任的臣子也有很多不相信司马道子的人,所以两派之间的矛盾加剧,主相之间的斗争不断。
孝武帝去世后,司马道子开始统治,继续使用王国宝等他最喜欢的朝臣。他的行为吸引了王恭的军队进行批评。虽然司马道子表面上向王恭屈服,但他继续派王愉和其他人试图抵抗,这导致了王恭的第二次批评。最后,他依靠儿子司马元元来平息这件事。从那时起,所有的政治事务都由司马元来管理,司马道子沉迷于醉酒、梦想和死亡。
@ 司马元显败于桓玄,司马道子也被流放,不久之后,司马道子被御史杜竹林毒害身亡。享年39岁。几年后,
桓玄之乱平定,安帝复位后,将军司马遵负责朝廷的一切政事。他把司马道子当成丞相,还派司马勋之找回司马道子的尸骨,埋葬他,封为文孝王。以上是历史上关于司马道子故事的记载。
司马道子之死
历史上东晋有很多浪漫的人物,比如司马道子。司马道子和东晋第九皇帝孝武帝司马曜是一个母亲的兄弟。司马道子的父亲是东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玉。他一生中有七个儿子,但其他人早逝,只剩下这两个兄弟了。那么司马道子的死是什么呢?
[img]68908[/img]
图片来自网络
司马道子之死要从他的用人方面入手。司马道子和他的哥哥都相信佛陀,让许多和尚尼姑进出宫殿,历史上说这是“还姆尼僧”,特别亲密,偷了它。起初,司马道子被封为“琅邪王”,后来又被封为“会稽王”。当时,他是最近皇室血液的一个。皇帝不能相信别人。当然,他不得不向自己的兄弟寻求帮助,所以他承担了沉重的责任。此外,当时还有外国陈军谢氏士族。为了分享他们手中的一点权力,然后排斥他们,司马道子的地位自然会一次又一次地上升。然而,司马道子和他的兄弟显然不是一个明朝的国王,他们都喜欢喝酒,或者特别喜欢那种,加上他们喜欢使用恶棍,下面的大臣自然看不见,这也产生了很多矛盾。
孝武帝司马曜死后,司马道子开始协助政事,掌管权利,继续使用王国宝的宠臣,使王恭不满,发兵征讨。虽然司马道子表面上屈服了,但他还是放弃了。他试图用司马尚和其他人来抵抗,但他让王恭开始第二次进攻。最后,他依靠儿子司马元来平静下来。后来朝廷的政事都交给了司马元,而司马道子则直接沉迷于酒中,几乎不理世事。不幸的是,儿子司马元显最终输给了桓玄,司马道子也只能被流放,不久就被御史杜竹林毒杀,死时39岁。
会稽王司马道子的父亲
司马道子的父亲司马玉是晋元帝最小的儿子,也是晋明帝同母异父的弟弟。司马玉的母亲是文轩太后郑阿春。司马玉天生聪明,很受父亲欢迎。他小时候,著名学者郭普预言:“振兴晋朝的人一定是他。”。
[img]68909[/img]
图片来自网络
司马昱的父亲非常相信这种说法,
于是,322年,他下诏书封司马昱为琅琊王,会稽,宣城为司马昱封地。345年,司马丹年纪轻轻,崇德太后楚蒜子干涉朝廷政事。当时,皇后的父亲、卫将军楚娟想入朝担任扬州刺史,但官员尚书刘遐和长史王胡志建议楚娟说:“司马玉德行为明确,堪称国家周公。现在他应该把国政交给他。楚一听绝然不同意,便返回藩镇。他离开后,楚太后将司马昱封为抚军将军。
当时,丹杨尹刘卫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劝司马昱亲自去长江上游,让他自己当军事司。司马昱没有听从他的建议,所以刘昱请司马昱让他去,但没有得到允许,但司马昱任命桓温为安西将军。352年,桓温多次北伐成功,就连朝廷也非常害怕他,司马昱也采取了一切措施与他竞争。
372年1月6日,司马道子的父亲司马玉登基为皇帝。在位期间,虽然他是皇帝,但他就像一个傀儡。他不敢多说话,害怕被桓温废除。他过着颤抖的生活。同年9月,司马玉去世,享年53岁。
为什么东晋宗室司马道子掌权却什么都没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