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也当遗臭万年!中国历史上这句“名言”出自东晋权臣桓温之口。事实上,当大权掌握的桓温说这话时,代晋自立的意图已经明显揭晓。他原本计划通过太和三年(368年)的第三次北伐,建立“不朽”的军功,获胜归朝时自然夺取司马的王位。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结果落了个头之败,灰头土脸地回来了。
[img]67868[/img]
尽管北伐失败,桓温篡晋之心依然存在。然而,桓温明白,“不建不世之勋,不足以镇舒民望!因此,他除了行伊尹、霍光之举(即废帝立新帝)外,已经“无法立大威权,镇压四海”。当然,废除皇帝总是需要找到一个过去的理由。自兴宁三年(365年)即位以来,晋帝司马奕一直是楚太后听政,司马奕一直尊敬桓温,谨慎守道,无过错。桓温“以床为事”,说司马奕早就有阳痿的问题,和相龙、计好、朱灵宝做同性恋。他还说,司马奕的妃子田和孟的三个儿子实际上是这三个内宠的骨血。现在司马奕想“建立王位,倾移皇基”。与此同时,派人把这些话传播到民间,一时间朝野议论纷纷,“不能审其虚实”。
太和六年(371年)11月,桓温指挥大军抵达京都建康,派人将以皇太后名义写的诏书送给楚太后。太后别无选择,只能签字同意废除。因此,桓温集百官于朝堂,宣示太后废立诏令。废司马奕为东海王,会稽王司马昱继承皇统,为简文帝。桓温还派散骑侍郎刘亨进宫收获国玺,迫使司马奕立即离开宫殿。仲秋时节,天气还是比较暖和的,司马奕“穿着白恰单衣,步下西堂,乘犊车出神虎门。群臣拜辞,莫不尴尬。桓温命令下属带领数百名士兵将司马奕送回原东海王府。一年后再降为海西县公。
[img]67869[/img]
就这样,司马奕主动“配合”桓温,老老实实地因阳痿而“病退”。咸安二年(372年)年底,有人突然来到他的住处,说有太后密诏,奉迎他起事复位。我不知道是有人想以他的废皇帝为幌子做“非凡的事情”,还是桓温要求人们试探他,但司马奕无动于衷,平静地说:“我得罪了这个。幸运的是,朝廷很宽恕,怎么敢妄动。假如太后有诏使我复位,应该有宫使来,怎么只有你一个人没有证据来这里,一定是你想混乱。于是,来人匆匆而去。此后,司马奕更是“深思横祸,乃杜塞聪明,无思无虑”,整天喝酒作乐。有宫人生孩子,立即派人淹死孩子,以证明自己是真正的阳痿。因此,司马奕又活了15年,直到病死,终于结束了。
我们知道,直到今天,世界上所有的男人都忌讳别人说他们不称职(即使他们真的不称职)。他们可以说他们不能说任何话,但他们不能说他们不能。但司马奕竟然乖乖地承认自己有阳痿,没有任何抗辩,尽管他被废墟前生了三个儿子,被废墟后又生了一个孩子。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如果司马奕听了废诏令,当场声明退位,但我没有阳痿,或者当东海王或海西县公的时候,他声称自己的性功能没有问题,或者宫人生了孩子,高兴地抚养他。想象一下,这样做,除了人头落地,他几乎没有别的可能。
[img]67870[/img]
@ 在专制政治下,一个政治人物突然患上了什么疾病,不需要自己的身体出现任何“故障”,而是出于某种政治需要,由权力主宰者指定。他说如果你生病了,你就会生病。如果你指定你“患”了什么疾病,你就必须“患”什么疾病。你既不能坦白,也不能争论,更不能否认。即使你“雄风”万丈,一旦指定你“患”有阳痿,你也要“患”有阳痿,就像真正的阳痿一样。这恰好印证了官场上的一句流行语:说你可以,你可以,不可以;说你不行,你就不行,你就不行。当然,当你说你做不到的时候,你必须口头承认你做不到,行动上做不到,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假装做不到。
晋废帝司马奕:一位阳痿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