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严嵩的名气有点“不合时宜”,除了“罪大恶极”。《明史》中列出的奸臣要么在开国之初(如胡、),要么在亡国之际(如周延儒、温体仁、马士英),但严嵩不是三不四,而是在嘉靖。
[img]63092[/img]
嘉靖朝的概念是什么?明朝十七朝十六帝享国276年,嘉靖是第十一位皇帝。登基时(1522年),距开国154年,距亡国122年,正好在王朝中后期。
奸臣出现在开国之初并不奇怪,当时制度还是草创,时局也不稳定。奸臣出现在亡国之际也就不足为奇了,当时气数已尽,弊端丛生。
然而,嘉靖一度,即使从他老人“死”的那一年起,离亡国还有78年。可以合理地说,这应该是一个“天下无事,安享和平”的时代。一个大奸臣怎么会突然出现?
此外,奸臣不应该出现在明朝的朝臣中。事实上,明朝的特点是皇帝混得更多,朝臣没有邪恶。与历代相比,明朝的皇帝是最糟糕的。
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心狠手辣,杀人如麻。和他一起打国家的英雄几乎被他杀死了。成祖永乐皇帝朱迪残忍暴力,无视人命,杀人如麻,总是下令“拖出去吃狗”,或者下令轮奸女犯,简直是心理变态。
[img]63093[/img]
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和宣宗宣德皇帝朱瞻基都很好,所以有所谓的“仁宣之治”。不幸的是,仁宗在位只有一年,宣宗在位只有十年。此外,宣宗还喜欢打蟋蟀,被称为“促织天子”。
接下来,英宗朱祁镇(他有两年,正统和天顺)开始出问题。最大的问题不是俘虏、复辟、杀忠臣,而是开启了宦官专政的先例,给明朝留下了无尽的后患。
英宗的儿子──宪宗成化皇帝朱见深也很窒息。这位公众宠爱太监,迷恋佛教和道教,热衷于房间艺术。朝政相当肮脏。《解释十六帝》一书总结为三句话:一位贵妃(万娘娘)、两个宦官(汪直、梁芳)、三桩弊政(西厂、皇庄、传奉官)。
然而,宪宗的儿子──孝宗弘治皇帝朱佑框是一位罕见的明君,被认为可以与汉文帝和宋仁宗相比。不幸的是,上帝没有祝福大明。最温柔、最节俭的皇帝有一个最任性、最顽皮的儿子。
他这个儿子──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堪称“永恒第一顽主”。而且,正是他的荒谬和胡说八道,让孝宗断子绝孙,世宗嘉靖皇帝朱厚荣和奸臣严松才能出现。
未来不如一代。穆宗隆庆皇帝朱载龙唯一的爱好就是女人,最大的优势就是无能。万历皇帝朱义军,酒色财富,醉生梦死,最擅长欺骗和罢工。
[img]63094[/img]
光宗泰昌皇帝朱常洛在位只有一个月,引发了三起案件:立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即所谓的“明末三案”。天启皇帝朱由校其实是文盲。
他在位七年,玩了七年积木,打了七年蟋蟀,朝政都交给了另一个文盲──太监魏忠贤。等他哥哥──崇祯皇帝朱由检来收拾局面时,局面已不可收拾,只好亡国。
因此,皇帝虽然多混账,但朝臣没有大恶。正如《明史·奸臣传》所说,明朝作恶多端的主要是太监(明朝有明朝,大奸大恶多来自寺庙里的竖立),奸臣的出现变成了异数(求外廷诸臣,盖也鲜),但嘉靖曾经是个例外(只有宗朝,阉宦收敛,严嵩父子济恶,贪得无厌)。
为什么明朝皇帝这么差,能持续这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