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著名将领李继隆,字霸图,祖籍上党,出生于公元950年,去世于公元1005年,享年56岁。李继隆出生在将门世家,是北宋开国名将李处云的长子。因此,他从小就培养了很高的军事素养。难得的是,李继隆除了骑射功夫外,还懂得节奏,能以礼待儒士,谦虚谨慎,足智多谋。史书记载,李继隆喜欢读《春秋左氏传》,在兵法策略上,应该也不差。
[img]60868[/img]
李继隆以父阴补供奉官,参军平定后蜀、长沙、后唐等战役,受到宋太宗的好评。宋军两次与辽军对阵幽州,也表现出色。后来党项李继迁反宋,李继隆率兵与田仁朗等人将其击败。雍熙三年,迁侍卫马军都虞侯,为沧州部署,淳化四年任河西行营部署,到道初年,任灵,环十州部署。宋真宗继位后,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被解除兵权。他死后,追赠中书令,死后忠武。
李继隆是一个能忍受孤独的人,无论是作为一个将军,还是一个有抱负的人,都不能愿意平淡。更重要的是,李继隆并不是一个无能的人,他有能力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得更高的名声和财富。
李继隆早年没有得到重用。他的父亲和宋太祖赵匡胤的兄弟不和,李继隆也受到了压制。当时,年轻的李继隆只能打猎和练习武术,等待机会。如果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他怎么能忍受多年的等待,但李继隆坚持了下来,终于等到了一部大片不响的时候。
李继隆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他相信自己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在战场上赢得一条出路。即使有他父亲这样的插件,他也坚持不使用。
[img]60869[/img]
北宋时期,李继隆毅然参军。当时,他的母亲担心他的孩子太年轻,无法忍受战争的破坏,所以她打电话给李处云当时的老下属,希望他们能跟随李继龙,帮助他。李继龙听说后,拒绝了母亲的计划,对母亲说:“这是一条自己的路,不是这一代,不想担心。”
李继隆是一个敢于拼搏、不怕困难、不怕生死的人。尽管李继隆是开国名将后,但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其实他父亲手里已经没有多少权利了。李继隆一开始只承担崇拜官员的职务,之后官位的升迁,还需要李继隆自己去战场上取得战功。后来李继隆能一步步高升,去世时,连皇帝都穿着丧服,亲王吊唁,为他辍朝五日,足以看到他所取得的成就。而这些都是李继隆,那他自己的人生奋斗回来了。
当李继隆领导命平叛长沙时,他只带领了300个士兵,但面对的是成千上万的当地蛮族。他们的武器只有刀和盾牌,但他们必须抵抗蛮族漫天射来的毒箭。巨大的兵力差异是一个难以克服的困难,更不用说敌人的武器有毒了。李继隆当时是怎么做到的?他带头,冒着蛮族不断施放的毒箭,以伤亡100多人的代价击败了敌人。在这场战斗中,他被毒箭贯穿,几乎没命回家。幸运的是,他的下属及时找到了解药,救了他的命。
当长沙平静下来时,仍然可以说李继隆年轻而精力充沛。然而,在几乎失去生命后,李继隆仍然保持着他的勇气和战斗精神。宋太宗征服北汉时,李继隆一如既往地“奋发图强,勇往直前”。因此,他受到了宋太宗的赞赏。
[img]60870[/img]
利瓦伊说:“老勋之门,克嗣前烈。沈毅勇敢,英俊好谋。从幸禅渊,实总兵要,奋威却敌,厥功茂。”
脱脱说:“继隆出贵族,善于骑射,懂得音律,感慨自树,深有城府,严于御下。读《春秋左氏传》,喜名利,宾礼儒士。在太宗朝,他被亲信,每次旅行都会委以机要。真宗以元叔之亲,不欲以军旅为主,优游近藩,恩礼十足。然而,他是多么聪明,能够谦虚地保护自己。”
李继隆是一个合格的将军,也是一个英勇的男人。他勇敢而足智多谋。难怪他能在历史上出名,永远记住世界。
解密:宋代名将李继隆是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