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公元1601-1667年),赫舍里,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开国功臣之一、一等公爵,孝庄文皇后指定四位辅政大臣协助康熙皇帝。
[img]57650[/img]
他死后,儿子索额图继承了他的职位和头衔。索尼没有去苏克萨哈。他看到鳌拜势日张,与苏克萨哈不相容,害怕;他年纪大了,病了很多。康熙六年三月,他和苏克萨哈在一起。
遏制必隆和鳌拜,共同邀请亲政。上未即允,圣旨赞美索尼忠,加授一等公,与前授一等伯并世袭,索尼辞职,不允许。六月,卒,文忠,祭祀葬礼。
遏必隆(-1673年),牛虎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后金开国五大臣也是第16个儿子.。
康熙六年,康熙皇帝亲政,加恩辅臣,特封一等公,曾袭公爵授长子法喀,给双眼花羽,加太师。反复乞讨罢辅政,四大臣当国,鳌拜独断专行,反复矫旨杀害大臣。遏制必隆知其恶,保持沉默不加阻止,也不劾。康熙帝抓治鳌拜八年,将遏制必隆下狱。康亲王杰书上遏必隆罪十二,论死,康熙皇帝饶之,削去其太师职务,夺爵。九年来,康熙帝念其为顾命大臣,而且是勋臣之子,命仍以公爵宿卫内廷为命。十二年来,康熙帝的车驾亲临慰问,遏必隆疾认。及卒,赐祭葬,死恪熙,御制碑文,勒石墓道。
[img]57651[/img]
苏克萨哈(-1667年),清朝大臣,姓纳喇氏,满洲正白旗人。历官议政大臣,巴牙喇张京,领侍卫内大臣,加太子太保。
苏克萨哈赢得了康熙帝的信任。索尼1667年去世后,苏克萨哈请求解除辅臣职务,并愿意去遵化守护顺治陵墓。这一举动别有意义,就是既然苏克萨哈已经辞职,鳌拜就没有理由继续担任辅臣,康熙皇帝必须亲政。鳌拜最终诬陷苏克萨哈“背负先帝”,“别怀异心”,迫使康熙以24项罪名处死。康熙不同意,认为“审议不当,不允许请求”,鳌拜甚至威胁康熙执行,最后苏克萨哈被绞刑。
[img]57652[/img]
(-1669年),清初权臣,出生于瓜尔佳氏,苏完部族长索尔果的孙子,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的侄子。
康熙命令议政王大臣等审讯鳌拜。经审核,大臣们宣布鳌拜30起罪行,应当处以革职、立斩。据法国传教士白晋记载,鳌拜要求见康熙,让康熙看看他为救康熙祖父皇太极而留下的伤疤。结果,伤痕累累,对上两代皇帝的成就,终于挽救了他的生命。康熙念和鳌拜资深多年,屡立战功,无篡杀之迹,便宽大处理,免死禁锢。其党羽或死或革。很快,鳌拜就在康熙八年前死于禁所。
清朝康熙皇帝四位辅政大臣的结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