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时期的经济问题没有根本性的变化,所以民间还是有很多疾苦的。民变时有发生。人活不下去,自然要反抗,要抗争。既有小规模的抗税抗粮事件,也有大规模的宗教种族抵抗。一旦他们反抗,他们就不能征收税收和粮食。乾隆不能接受边疆和少数民族的独立行为。乾隆采取了强有力的镇压手段。乾隆时期乾隆发动了十次较大的军事行动,乾隆引以为豪。被称为“十全武功”。据乾隆自己说,“十功者,平准噶尔二,定回部一,打金川为二,靖台为一,降缅甸、安南为一,现在被廓尔喀降为十。”
[img]51367[/img]
两平准部是“十全武功”之首
17世纪出生时,瓦刺人向西退出蒙古高原,分为准噶尔部、硕士部、土尔胡特部和杜尔伯特部四部。后来被清朝称为“漠西蒙古”。
其中,和硕特部顾实汗于1634年被4世班禅和5世达赖邀请入藏,并趁机占领全藏,于1642年成立“和硕特汗国”。它的地图包括整个青藏高原,而顾实汗则被清朝顺治皇帝封杀。
准噶尔汗国是漠西蒙古最强大的国家。第一个被打败的是土尔胡特部,土尔胡特部被迫西移。1705年,土尔胡特人已迁往俄罗斯顿河与乌拉尔之间的广阔地区。1634年,巴特尔即位为准噶尔汗。他击败哈萨克人。1676年,巴特尔第四子噶尔丹即位。这个人是漠西蒙古的英雄,在位期间,准噶尔帝国达到了极大的繁荣。他首先统一了漠西蒙古的四大汗国,然后南下征服了回到察合台的汗国,建立了方圆500万公里的大帝国,可以与清朝抗衡。
卡尔丹决心取代清朝。1688年,他进攻外蒙古,土谢图汗被击败,逃往内蒙古。卡尔丹追上内蒙古,剑指北京。康熙皇帝亲征,率领清军与北京以北内蒙古的卡尔丹乌兰布通决战。在清军大炮前,凶猛无敌的准噶尔骑兵血肉横飞,这是卡尔丹出道以来第一次惨败。
[img]51368[/img]
1695年,噶尔丹与漠北远征的清军再次在昭莫多作战,再次被清军炮火击败。加尔丹和他的妻子都被杀了。从此,外蒙古并入大清。1687年,巴特尔的孙子(噶尔丹的侄子)策妄即位。又是一个英雄。战胜了哈萨克人,因为嘎尔丹只死了,反叛了准嘎尔。1720年,率领20万大军击退俄军,迫使俄军与准噶尔划界而治,不敢越雷池一步。
1705年,他的弟弟策零进行了艰苦的行军,长途袭击,突然出现在拉萨,与硕特汗国末的拉萨汗一起被杀,硕特汗国灭亡,他的后裔成为蒙古人,至今生活在青海高原。1720年,准噶尔军被清军驱逐出藏,西藏由清朝控制。
加尔丹策零即位后,进入外蒙古,迫使雍正帝签署边界条约。规定以外蒙古杭爱山为界:山以西属准噶尔,山以东属清朝。
1753年,加尔丹的孙子达瓦齐在叔叔阿木尔(非准噶尔人)的帮助下赢得了准噶尔的汗位。达瓦齐击败了漠西蒙古的杜尔特部门,迫使杜尔特部门清理干净。后来,达瓦齐和阿木尔撤退了。阿木尔撤退占据了伊利的独立性,被达瓦齐击败,被迫逃到清朝。
1755年,乾隆皇帝派清军带阿木尔到西征准噶尔,达瓦齐战败投降,准噶尔被清朝控制。但阿木尔撤纳不愿意接受清朝的统治,起义反抗,并被清朝将军兆康击败。这一事件让乾隆皇帝感到愤怒,并命令整个准噶尔部门灭绝,除了女性奖励官兵。数十万准噶尔人死在清军的屠刀下,鲜血染红了卫拉特草原。准噶尔人被摧毁了。几千英里之内,没有人,只剩下一个无人的准噶尔盆地。从那以后,准格尔成了地名。
[img]51369[/img]
随后,清军征服了天山南路的回部,天山南北并入清朝帝国。从清朝的角度来看,这是征服的新疆,因此被称为“新疆”。
阿木尔不愿意屈服,逃到西伯利亚,混在俄罗斯人中间,然后死在天花板上。后来,俄罗斯邀请清使到场检查尸体。
对于清军屠杀准噶尔人民来说,从清朝历史上找到这些信息并不容易,许多国内学者大多回避,很少有专门讨论这一事件的文章。然而,纸不能包裹火,总会有良心,有节奏的文人和学者敢于记录真实的历史,恢复当时的血腥和残忍。
乾隆灭族准噶尔部 铸就[十全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