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心中兴却无法回天 崇祯皇帝是怎么死的?

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八月,Xi宗病危,召信王入宫受遗。不久,西宗撒手归天,年仅17岁的信王朱由检即位,大赦天下,次年改为崇祯元年。此时,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崇祯皇帝面临着风雨飘摇的局面。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想用自己的热血扭转局面,重建和平世界。即位后,他铲除阉党魏忠贤,全心全意想要中兴,但最终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突破了首都,明朝灭亡,他自己也上吊了。

崇祯皇帝天生懦弱无主见,他继位时的明朝就是政治腐败。崇祯皇帝没有能力回到天堂,所有的大臣都保护自己,很少有人为国家着想。此外,崇祯很容易被怀疑。大臣们更加谨慎,很少说话。即使叛军强迫京城,他们也没有主动站出来分担崇祯的担忧。

[img]44897[/img]

当李自成的起义军猛烈进攻时,崇祯皇帝惊慌失措,完全失去了主见。他到处都希望大臣们,希望他们能提供好的计划,甚至为他做出决定。但在危急情况下,大臣们能做些什么呢?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崇祯皇帝每天召见大臣,有时一天三次。起初,大家都为崇祯皇帝认真规划,并提出了“南迁”、“撤关”等,但崇祯皇帝总是拿不定主意,大臣们也渐渐没有招。再次召见,大臣们总是害怕地说:“为臣有罪,为臣有罪!然后就不说话了,真的很着急,只是用了一些“训练”、“加薪”等词来处理。每次召见,崇祯皇帝都很不满,常常半途而废,回宫后痛苦而大骂:“朝中无人!朝中无人!”

大明灭亡前三天早上,崇祯皇帝来到东左掖门,召见32名新考官,问他们急策。他本来想从新臣中找到好的策略,但一见钟情的答卷也是一些套话。不到一半的召见,突然有一个太监送进了密封,崇祯皇帝拆视后脸色突然大变,原来这是昌平(今北京市昌平区)失守的总报。李自成军已经攻到昌平,但惊慌失措的崇祯皇帝仍然无法从众大臣那里得到一个好政策。

[img]44898[/img]

第二天早上,崇祯皇帝再次召见文武诸臣,大家沉默了很久。崇祯皇帝泪流满面地恳求大臣们想办法,大臣们泪流满面地回应。突然,一位大臣像梦一样醒来,向前迈进。崇祯皇帝一看到,立刻收住眼泪,准备仔细听。他只听大臣说:“当务之急是考科道。原以为是什么好策略,不想再是老套话了。但是大臣一开始,很多大臣也跟着说这个人当起,那个人应该用。崇祯皇帝早就不耐烦了,俯首在御案上写了七个大字:“文武官都可杀。起身示意退朝。

城破之日,大臣们还是一副唯唯诺诺、支支吾吾的样子,出的计策无非是巡街闭门,不允许出入等等。这时守城者来报,守城军队不敌。看到城陷就在眼前的崇祯皇帝,不禁哭了起来,边哭边说:“诸臣误我到此为止!“我不能下定决心,但我不得不抱怨大臣。看到形势“不可为”,大臣们俯首与崇祯皇帝一起哭泣,哭声响彻大殿,十分悲惨。中午,崇祯又召见了大臣。这时,大臣们彻底看透了这位年轻而独立的皇帝,干脆用沉默回应。崇祯皇帝忍不住喊道:“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在奉先殿自杀!说中了,19日上午,崇祯皇帝在绝望中自杀。

[img]44899[/img]

关于崇祯的死,一直众说纷纭。《明孝北略》卷20记载道:“丁未五鼓,上御前殿,与二人手鸣钟集百官,无一人。然后派内员,手里拿着王承恩,进了内园,大家都不知道,上登万岁山的寿皇亭,即煤山的红阁。亭新成,先帝是阅内操的特建者...然后在海棠树下自尽,太监王承恩对面吊死。还有《明史》卷三百九《流贼传》说:“十九日丁未,天未明,皇城不守,鸣钟集百官,无至者。乃复登煤山,书裙为遗诏,以丝绸自吊在山亭,帝遂崩。而《明之述略》则说:“丁未,内城陷,帝崩于西山。可见崇祯到底是怎么死的,死在哪里还是个谜。一位试图中兴的君主竟然落得如此凄凉的下场,令人深思!


心中兴却无法回天 崇祯皇帝是怎么死的?心中兴却无法回天 崇祯皇帝是怎么死的?

,,,,,,,,,

  • 福王朱常洵是怎么死的?朱常洵生平事迹简介
  • 朱常洵,是明神宗朱翊钧的第三个儿子,生母是明神宗宠妃郑贵妃,明光宗朱常洛是其异母兄长。明光宗朱常洛的母亲王恭妃原本是...

  • 从暴发户到阶下囚的明朝将军石亨:石亨是怎么死的?
  • 渭南人石亨(-1460年)。明朝将领,官至太子太师,封忠国公。 早年抗击瓦拉,颇有战功。后来景泰八年(1457年)发动夺门之变,拥...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纵欲时代:明朝历史上最难得的模范夫妻?
  • 明朝是一个纵欲的时代。朱元璋开国以来,发动了建妓院、增税的“革命”,鼓励土豪劣绅召妓嫖娼。从此,明朝进入了放荡放纵的时...

  • 王阳明心学大师的背后:几个儿子争夺遗产
  • 说到王阳明,很多人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事实上,这个人的高成就不再被描述为“伟大”,而是直接进入了“圣人”的领域,不仅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