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充是北宋与南宋交替时的大臣、宰相、哲宗绍圣间进士。靖康初年,了解沧州。建炎两年,留在东京。杜充解决黄河有什么意义?杜充抗击金国了吗?让我们为你回答。
杜充喜欢名声,天性残忍,杀人好,缺乏策略。绍圣年间(1094年)―1098年),杜充考中进士,多次晋升为考功郎、光禄少卿,后任沧州知府。
[img]43626[/img]
靖康初年,加任集英殿修建,又复任沧州知府。当时,金人南入,许多人从燕地来到沧州。杜充担心他们是金人的内应,所以男人、女人、老人和年轻人都被杀了。建炎元年(1127年),杜充升任天章阁待制,北京大名府留守,后迁任枢密直学士。郭永曾向杜充提出多项建议,杜充不听。郭勇讽刺他说:“这个人有抱负,但没有天赋,喜欢名声,但没有实际行动,傲慢但想要获得声誉,让他承担沉重的责任,很难结束。”这已成为杜充未来形象的写照。
[img]43627[/img]
金国第二次攻宋攻破开封前夕,杜充守卫北京大名府,自称“帅臣不能坐运帷幄,以矢石为事”。看来韩信又来了,不仅能运筹帷幄,还能亲自带兵上阵。然而,当金国东路军完颜宗望来临时,杜充不敢与之作对。唯一的对策就是下令开决黄河堤,让黄河水从泗水进入淮河,试图阻止追兵。
[img]43628[/img]
杜充决河不仅没有阻止金国东路军,还导致当地人被淹死了20多万,因流离失所和瘟疫造成的死亡数倍于此。北宋时期,两淮地区最富裕、最繁荣的地区被摧毁,近1000万人无家可归,成为难民。
纵观杜充守卫两京,没有任何作用。他还压制了抗金武装,随意屠杀了普通人。此外,他还做了一些愚蠢的事情来挖掘黄河堤防,导致两淮地区被摧毁。毫不夸张地说他是历史罪人。
杜充决黄河有什么意义?他对金国有抵抗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