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2000多年的封建皇帝历史,有无数奇怪的皇帝。然而,在这些皇帝中,有一位皇帝已经辍学近30年了。现在他是一个没有问题的头号御宅族,光荣地登上了历史上最多的皇帝。历史学家和人民对皇帝的评价只有一个词“懒惰”。他是明朝16位皇帝中的“懒惰之神”皇帝朱义军。
朱(1563-1620年),即明神宗(万历帝),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龙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隆庆二年(1568)3月11日被任命为皇太子,位于东宫。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去世,10岁的朱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隆庆六年(1572年)5月22日,明穆宗病危。三天后,内阁大学士高拱、张居正、高仪被召入宫中。高拱等人走进卧室东侧的房间,看到穆宗坐在皇家沙发上,皇后陈、贵妃李坐在沙发旁边的窗帘后面,10岁的王子朱义钧站在皇家沙发的右边。明穆宗抓住高拱的手,临危托孤,“全国使先生劳累”。司礼监太监冯宝向王子朱义钧宣读了遗诏:
“遗诏和皇太子。我做不到。皇帝,你做。礼仪应该有自己的问题。请按照三位辅臣和礼监的指导,进学修德,用贤使能,无事可做,保守皇帝事业。”三位大学生受托后,掩泪而出。5月26日,明穆宗在乾清宫崩溃。6月初十,皇太子朱义钧正式登基,次年改元万历。
[img]38960[/img]
由于明神宗朱义钧年龄较小,按照惯例,母亲李太后代为听政。历史证明,李太后是比较开明的领导者,她把所有的军政大事都交给了顾命大臣张居正主持。内阁首辅张居是明朝历史上罕见的强势大臣。其他人,如严嵩和魏忠贤,虽然只手遮天,权力一时,但在皇帝面前都是奴隶。张居正则不同。明神宗朱义钧即位时只有十岁。他怎么能谈论皇帝的威严呢?此外,明神宗的生母李太后听从了张居正的信任。司礼监太监冯宝是他坚定的盟友。明神宗朱义钧也必须尊敬他,称他为“先生”。他的权力很强,很热。
在执政的十年里,张居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政治改革,但最终以失败告终。明神宗朱义钧一开始对张居正也是发自内心的尊重,一直以他为精神依赖,对他的人格魅力深深印象深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还政时间、张居正的个人作风等问题,两人之间的裂缝不断加深。张居正死后不久,明神宗朱义钧将这位权力倾斜了十年,风景无限的皇帝掀翻了地面。他的手段果断而令人震惊。朱义军180度态度的转变是他长期受张居正约束的发泄。这也是他开始亲政的基础。如果他推倒张居正,他将建立皇帝自己的权威。
明神宗朱义军即位之初,在张居正、高拱等人的帮助下,他努力实施新政,颇具英雄气象,从而换来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相对稳定的局面,使大明帝国得到了短暂的复苏和繁荣,历史上被称为“万历中兴”。即使在后来,他也不能说是平庸的一代。毕竟在执政期间,他亲自安排了万历三大征(指东北、西北、西南边境几乎同时进行的三次军事行动:平定崇拜叛乱、援朝战争、平定杨应龙叛变)。
[img]38961[/img]
明神宗朱义钧是什么时候起不来朝的?据报道,万历十四年后,明神宗朱昱钧开始连续不上朝。自万历十六年以来,常朝也经常看不到明神宗的身影。万历十七年元旦后,明神宗以日食为由免除元旦朝贺,此后每年元旦神宗都不再视朝。神宗整天在深宫忽视政治事务(但他并不关心国家事务。毕竟,他是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已经48年了),沉浸在盛宴中。不仅每年都有选美,还有建筑,经常大兴土木工程,他21岁时就开始筹建自己的陵园。
万历十四年(1586年)十一月,明神宗朱义钧开始沉迷于酒色,身体虚弱,每况愈下。因此,明神宗朱义钧执政中后期,几乎没有上朝。他处理政治事务的主要方法是以甲骨文的形式向下传递。“万历三大征”中边疆大事的处理,都是以命令的形式,而不是大臣们想要的“召对”形式。三大征结束后,朱义钧似乎对大臣们的奏章批复更不感兴趣。同年以来,为了争夺皇太子,演变成了旷日持久的“国家之争”,即明神宗朱奕钧宠爱郑贵妃,希望建立郑贵妃的儿子朱常迅为王子,拒绝建立长子朱常洛,从而引发了他与朝臣几十年的对立(不得不说真的很任性)。
明神宗朱义钧因立王子与内阁争执十多年,直到万历三十年(1602年)才最终服软,立长子为王子。最后,我干脆30年不出宫,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
万历十七年(1589年),明神宗朱义钧不再与朝臣见面,内阁出现了“人滞于官”和“曹署多空”的现象。至于贪财,明神宗朱义钧在亲政后检查了冯宝和张居正的财产,并要求太监张成全部搬进宫殿,由自己控制。为了掠夺钱财,他派宦官担任矿业监督税务大使,到处搜索民财。
就在明朝神宗朱义钧晏深宫,“万事不理”,导致辽东后金迅速崛起,不断向南犯出兵,向明军发动进攻,辽东战争爆发。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初一,后金政权正式建国,最终成为明朝的主要威胁。从那以后,明朝辽东的情况越来越糟。
[img]38962[/img]
特别是东征援朝战争和矿税使高淮乱辽后,辽东边防空虚,军民困难,供应困难。此外,明神宗朱义军用人不当,明军屡屡败北。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三月,萨尔浒之战,明军四路大军,三路全军覆没,丧师九万,败局成功。辽东战争每年需要400多万银。为了应付这笔巨大的军费,朱义军自万历46年9月起三次下令派遣全国田赋,称为“辽薪”。明末三工资(辽工资、工资、培训工资)加分开始。加派不但无济于事,反而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不满,纷纷投入反对明朝革命洪流。朱义钧本人也因此情绪低落,愁眉不展。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三月,由于长期酒色无节,辽东惨败,国事困扰,朱义钧终于病重不起。七月二十一日,他在宏德殿咽下最后一口气,终年五十八岁。22日葬礼,23日颁布遗诏,命令皇太子朱常洛斯。9月初十日,武安仁止孝显皇帝,庙号神宗,武安仁止孝显皇帝。十月初三,葬于定陵。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打破专注罢工30年的奇葩皇帝的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