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南宋第五位皇帝宋理宗不是王子,但最终能登上皇帝的宝座。为什么?他到底是不是冒牌皇帝?他的继位经历是什么?宋理宗(1205~1264)原名赵和莒,于1222年被立为宁宗弟沂王嗣子,并于1224年被立为宋宁宗王子,并被授予名昀。他是南宋第五位皇帝,在位时间为1224~1264年,时间约占南宋王朝的四分之一,宋仁宗在位时间仅次于宋仁宗41年(1023~1063)。
[img]37844[/img]
赵云是南宋非常重要的皇帝,对南宋的崩溃负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然而,关于他的继位过程也存在许多争议。宋理宗不是王子。他只是宋朝皇室的远房亲戚,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的九世孙。前皇帝宋宁宗死后,宰相史弥远矫诏废王子赵弘,立贵诚为帝,即宋理宗。宁宗末期,史弥远开始独揽相权十年。在他的阶段,他赢得了宁宗的信任,但他一直担心,随着宁宗的去世和新皇帝的登基,他的荣耀和财富总有一天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因此,他非常重视宁宗的选择。宋宁宗只有荣王一个王子,很早就选择荣王为王子,这也符合史弥远的心意。他们私交很好,联合除了韩愈,让荣王继位对自己很有好处。
然而,在嘉定12年(1219年),荣王因病去世,宁宗不得不选择另一名继位候选人。这让史弥远非常担心新皇太子会对自己造成不利因素。他更关心宁宗的继承
[img]37845[/img]
嘉定十四年(1221年),宁宗看中了沂王的儿子贵和,并选他为皇后,给他起了个名字,然后宁宗委托史弥远再为沂王选一个继承人。史弥远与沂王接触不多,更不了解赵澍的性格,不敢轻易把自己的未来如此草率地押在赵澍身上。所以他密奏宁宗要小心,要选几个皇室的孩子放在宫里,慢慢检查自己的性格和能力,然后找皇太子的候选人。
[img]37846[/img]
宁宗认为史弥远思想周全,处处为皇帝分忧,所以他更加信任他,把为皇室选择后裔的事情交给了史弥远。但宁宗不知史弥远是别有用心的,其实是在处处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史弥远知道宋朝南渡的时候,很多皇室子弟都流落在浙西地区,于是派余天去那里打听寻找流落在这里的皇室。余天赐不负所望,很快就为史弥远带回了两位气度非凡的皇室子弟。史弥远见后,感到很满意,两人确实有着天生的财富之相。于是他在宁宗面前多次为两人美言,说这两个皇室子弟是什么样的天赋和超群的品行。于是宁宗召见了这两个宗室子弟。看完之后,宁宗也很满意,便立年长的赵与莒为沂王的子孙,并赐名贵诚,授秉义郎。
历史上著名的冒牌皇帝:最不纯血统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