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李志是什么样的人?我们普通人认为他是一个软弱的人。太宗传给他真是瞎了眼。最后,唐朝几乎失去了世界。真相是这样吗?
唐高宗是一个隐藏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下的男人:一个不成功的儿子和一个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来说,人们自古以来就习惯于把他放在太宗的光环中。即使在他统治期间的政治评价也与贞观统治有关:“永徽政府,阜安人民,有贞观的遗产。”似乎只有这样,人们才能了解高宗的成就。
[img]37582[/img]
图片来自网络
唐高宗继位之初,他的叔叔孙无极控制着政权。唐高宗拒绝接受,想夺取权力。当时,唐高宗的势力无法与长孙无极抗衡,但经过不懈的努力,他赢得了权力。最后,他把长孙无极贬到了其他地方,导致他自杀。第三,从高宗时期的历史发展来看,他的成就并不逊色于任何其他皇帝,包括他的父亲。
在高宗即位之初,对辽东(高句丽)的战争和土木工程的建设立即暂停。在即位的第二年,即永徽元年(650年),他召集地方官员询问人民群众的疾苦,鼓励臣下就国计民生发表意见。他也善于听从劝诫。有一次,他出去打猎遇雨,问臣下:“用油布做的雨衣怎么能不漏一点水呢?臣下说:“如果用瓦做,就不会漏雨了。言下之意是不应该出来打猎。高宗愉快地接受了批评。显庆元年(656年),高宗再次询问如何减轻人民负担。大臣来济指出,过度劳动是普通人的一大负担。出工误农时,出钱又花了不少钱,应免除所有不急需的兵役征发。虚心采纳高宗。这种虚心求诫的政治作风与太宗如出一脉。高宗也非常重视法律建设。
[img]37583[/img]
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现存最完整的成文法典——著名的《唐律疏议》(与《罗马法》并称)是由长孙无极等大臣在高宗永徽四年修订的。相对而言。这一时期的执法状况宽平公正,犯罪率低。据史料记载,大理寺清唐林曾向高宗报告,监狱里只有50多名囚犯,其中只有两人需要判处死刑。
高宗时期的军事成就不容忽视。在此期间,唐朝摧毁了两个大敌:西突厥和高句丽,也压制了日本的火焰,以换取中日几千年的和平。单从征伐高句丽的成果来看,太宗李世民亲征却徒劳无功,后来高宗先后派苏定方、李绩(即李世绩)、经略辽东的刘仁轨和薛仁贵。最后,兵围平壤摧毁了高句丽,并在辽东设立了九都督府。后来,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与唐朝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显然,高宗实现了太宗未实现的梦想。
与乃父太宗相比,高宗对长生之术的冷静态度和对医学的信任也更好。尽管高宗的身体状况一直很差,但太宗最终还是死于服用丹药。但能客观坦然地面对。他从不迷信胡僧的长生药,认为“果有不死之人,今天都安在?“他能积极配合御医的治疗,即使在头上扎针也不介意。此外,他还命令宰相组织名医修订《唐本草》行世。就这种对生死的科学态度而言,说他“昏懦”是非常不客观和公平的。在处理危及皇权和王位的事件时,高宗并没有晕倒。
[img]37584[/img]
图片来自网络
最具代表性的是永徽三年(652年)的宗室谋反案。当时,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高阳公主爱上了徐房(房玄龄之子)、巴陵公主的徐柴令武。高祖李渊的女儿丹阳公主的女婿薛万彻和高祖六子荆王元景勾结在一起,阴谋发动政变,推荐自称是皇帝的荆王元景为皇帝。事件曝光后,高宗立即命长孙无极负责调查,房遗爱称太宗三子,即李治同父异母的哥哥吴王恪为主谋。高宗果断下令斩首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等人,给荆王元景、吴王恪、高阳公主、巴陵公主等人自杀。
吴王恪的弟弟被废为普通人,房遗爱的弟弟被贬,薛万彻的弟弟被流放。还有一大批人参与其中,如侍中兼太子詹事宇文节、江夏王李道宗等。其中,长孙无忌虽然趁机专权打击异己,但毕竟是假手皇帝。看一叶而知秋,看高宗处理这件事的手段,恐怕不太可能容忍武则天“专作威福”吧?而且这种铁腕风格,无论如何也不能与“懦弱”联系在一起。
[img]37585[/img]
图片来自网络
综观高宗执政时期,国力在增强。到永徽三年(652年),全国人口从贞观时期不到300万增加到380万。@ 民族关系正在改善,领土正在扩大,被认为是唐朝最弱的皇帝,拥有唐朝最大的领土。这样的人能说弱吗?退一步说,对于一个守成之君来说,如何才能继续执行被证明是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继续沿着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正确道路前进,给他一个“懦弱”的评价?李治被称为懦弱的主要原因是他在武则天被任命。
显然,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这件事绝对不能被以男性为中心的文臣和武将所接受。历史学家把武则天描述成一个雄心勃勃的家,整个唐朝基本上都被武则天的阴谋所笼罩。为了解释武则天的力量,李志必须被描述为一个非常懦弱的皇帝。
@ 谁能说他懦弱?只是他身体不好!否则,大唐的世界就不会被武周偷走。
我们误解了唐高宗李治:他并非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