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正德时期,人们流传着一句话:“今天世界上有两个皇帝,一个是金銮殿上的“坐皇帝”朱厚照,另一个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刘瑾。”一个太监可以混到这个高度,即使他死了,他也应该满意。但是被他欺负的大臣不希望他“说死就死”,而是让他活不下去,活不下去!
[img]36284[/img]
刘瑾的家乡在偏远贫困的陕西兴平,五岁时入宫净身,原本只是东宫的小太监。明孝宗在位时,他负责侍候王子朱厚照。朱厚照成为武宗皇帝后,一个人得道鸡狗升天,刘瑾也成了新任皇帝面前的红人。明朝内阁开放后,太监的权利逐渐扩大。即使皇帝不临朝,许多司礼太监也掌握了朝政权力,刘瑾也经常利用武宗不临朝的机会控制朝政,打击政敌,大肆筹集资金。
当年轻的皇帝武宗第一次登基时,他也想实现一些报复。但坏的是他周围的人。作为皇帝周围的红人,刘金经常把著名的鹰狗献给武宗玩,带武宗去看首都有趣的歌舞和摔跤,经常引导武宗微服出行,玩民间游戏。就这样,刘金为皇帝服务,皇帝玩得很开心,皇帝对他越来越放心。
然而,朝廷官员也知道刘瑾每天都引诱皇帝玩耍,这让皇帝不思考政府,所以他们多次联合弹劾刘瑾。然而,刘瑾经常提前知道这个消息,然后跑到皇帝面前哭泣。在哭泣的同时,他向皇帝列出了他对皇帝的忠诚。武宗每次都很感动,经常放弃弹劾刘瑾。
[img]36285[/img]
然而,刘瑾专权乱政,大肆贿赂。羊毛最终出在羊身上。大臣们贿赂的钱仍然需要从基层人民那里扣除,这也直接导致了地方矛盾和冲突的日益激烈。每个地区一个月内经常发生几次叛乱。正德五年后,安化王发生叛乱。武宗派皇史杨一清和太监张勇去平判。张勇和刘瑾都是武宗周围的太监。他们都希望对方很快死去。安化王叛乱平定后,杨一清利用张永与刘瑾的敌对关系,鼓励张永利用对皇帝的战争,弹劾刘瑾。
张永班回到朝鲜后,利用俘虏的机会向武宗揭露了刘瑾的罪行和刘瑾的十七大罪行。听到张勇的罪行后,年轻的武宗相信刘瑾会背叛他。然而,由于大臣们的建议,武宗最终决定逮捕刘瑾。逮捕属于逮捕。当他被捕时,武宗并不想处死刘瑾,而只是囚禁了刘瑾。
但是抄袭刘瑾家的结果让武宗大吃一惊!除了收集大量的玉玺盔甲、弩、剑等违禁品外,还发现了24万枚金锭、500万枚银锭和两颗宝石。这些财宝可以相当于明朝150年的财政收入!在刘瑾经常使用的扇子里,发现了两把匕首。听到抄袭家庭的结果,武宗咆哮道:“狗奴敢为我负责!凌迟处死!”
[img]36286[/img]
一人之下,万人以上的“站皇帝”刘瑾被判处极刑,被判处凌迟3357刀,分三天割完。第一天,刘瑾割了357刀,每割10刀休息一下,防止刘瑾昏死,然后等他醒了再行刑。据说第一天行刑后,刘瑾回到牢房胃口很好,还喝了两碗米粥。第二天行刑割了几十刀后,刘瑾实在坚持不下去,气绝身亡。然而,根据明朝的法律,即使囚犯死亡,他们也必须完成酷刑,所以刘瑾死后,他们仍然被割了3357刀。
行刑结束后,受伤的家庭纷纷来买刘瑾割下的细条肉,一文钱一条,回家煮着吃,以解除心中的仇恨!
太监受贿相当于百年财政收入 被千刀万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