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长洲人,家族世代行医。为什麽说他是大明第一气人?快跟着一起来看看吧。
[img]34841[/img]
网络配图
公元1399年,朱元璋的孙子朱云文即位,年号建文。担心分封在外的叔叔兵权太重,建文帝即位后立即开始削藩,立即引起了实力最强的燕王朱迪的反抗。朱迪以清君侧的名义从北平开始,四年后攻占了都城南京。建文帝在一场大火中不知所措。这一事件历史上被称为靖难之战,43岁的朱迪成为明朝的新主人。
可以说,导演这部靖难剧的是一位不安分的和尚道衍。在姚广孝一生的众多身份中,和尚的身份一直是他的标签,直到他去世,所以他也被称为“黑人首相”。
[img]34842[/img]
网络配图
姚广孝,长洲人,家族代代行医。姚广孝少聪明,敏好学,善于写诗。这样,父母就得让姚广孝考科举,然后做个大官,光宗耀祖。为什么要出家?不得不说,姚广孝在元末,蒙古人在这个时候统治世界。虽然有科举,但这个科举太坑了。怎么坑法?蒙古人目人考试难度低就不说了。他们还占了很多名额,名额多就不说了。汉人授官也受到歧视。元朝汉人参加科举的难度系数是历代最高的,然后回报极低。但这和姚广孝父母让他出家当和尚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很大啊,从上面可以知道,在元代汉人读书可以显得很少见,但是官位那么多,总要有人填。元代统治者好佛,喜欢从佛教中选拔人才。姚广孝的偶像刘秉忠就是其中著名的例子,所以没有出路找出路。当时和尚是进入官场的又一捷径。1348年(至正八年),年仅十四岁的姚光孝出家,法名道衍。和尚道衍交流广泛,目标明确,整天与文人唱和,与王宾、高启、杨孟载是朋友,宋连、苏伯衡等人也有交往。更奇怪的是,作为和尚,姚广孝敬道士席应该真正当老师,学阴阳术数。这样一个和尚学习佛经不好,却研究了阴阳五行,这是不可预测的。但事实上,阴阳学蕴含着对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和分析,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和总结。有这种学习的人往往有吞噬天地、改朝换代的野心。
[img]34843[/img]
网络配图
道衍在这样的环境下一步步成长为阴谋家。他读了很多书,看到了世界,了解了人性的丑陋,掌握了权力斗争的手段。更重要的是,他希望做一些事业。公元1382年,马皇后病死,朱元璋选僧人陪侍诸王,念经祈福。在僧录司左善世宗的推荐下,道衍随侍燕王朱迪。见到道衍就说要送朱棣一顶白帽子,朱棣也惊讶于道衍的言行,视为异人,两人志趣相投,相谈愉快。此后,道衍与朱棣北上,住在庆寿寺。姚广孝进出燕王府,行踪神秘,朱迪经常和他在屏幕上密切交谈。
姚广孝,大明第一奇人:成为[黑衣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