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纲(503―551),梁代文学家。也就是南朝的梁简文帝。字世。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武帝的第三个儿子。由于哥哥萧统早逝,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王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禁饿死,肖刚即位,大宝二年(551年)被侯景杀害。
梁简文帝萧纲,字世赞,梁武帝萧衍第三子,赵明王子萧统同母弟。初封晋安王,昭明王子卒,立为皇太子,继承人。他被称为简文帝,庙名太宗。
[img]34048[/img]
肖刚的政治成就远不如文学成就大。肖刚从小就热爱文学,身份特殊,主要是他的工作人员,围绕着他,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学集团。随着肖刚在中大通三年成为皇太子,该集团的文学影响逐渐达到顶峰,公开宣布和倡导文学史上著名的宫殿文学,形成时尚,影响了文学史上不止一个时代。
萧纲四岁封晋安王,七岁为云将军,领石守军事,量置佐吏。这是萧纲“诗癖”的开始。
(1)其“诗癖”的形成及其后来“宫体”诗的形成,直接关系到此时如幕的徐擒和张率。
(2)徐擒为萧纲侍读,而他“属文好为新变,不拘旧体”。其新变体,其实就是宫体诗。
(3)张率“年十二,能属文,常日限诗一篇”,与陆、任芳等友好,曾被沈约赞赏。
[img]34049[/img]
天监初,他曾被授予“抄乙部书,写20多名妇女,勒成100卷…给后宫”的称号。可见他早就有写宫诗的基本条件了。而且现在的诗里也有很多浪漫的内容。他“在府十年,礼貌很好”,对肖纲的影响可想而知。
(4)萧纲11岁为宣惠将军、丹阳尹时,余肩武等人入幕;18岁为南徐刺史时,王规等人入幕,使萧纲文学集团初具规模。
(5)从普通四年到中大通二年(523)~530),萧纲在雍州刺史任职七年。幕府里还有:
刘孝仪、刘孝威等人入幕。其文学集团自然形成,诗歌创作日益繁荣。
(6)萧纲入主东宫后,文学才士更是济济一堂。(徐擒、张率、于肩吾、王规、刘孝仪、刘孝威……)
[img]34050[/img]
当时萧纲的文学主张也具有代表性。他不仅反对质直懦弱,还反对浮疏缓(《与湘东王书》),积极提出“站起来一定要谨慎,文章一定要放荡”(《告诫当阳公大心书》),呼应萧艺主张的“情灵摇摆”。《南史梁简文帝纪》有100卷文集,其他作品有600多卷。经明代张溥辑为《梁简文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除了文学和玄学,萧纲的职业生涯也很精致。有三卷《沐浴经》和十卷《如意方》,都丢了;我对杂艺和阴阳五行也更感兴趣。
梁简文帝萧纲:文学成就大于政治成就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