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在美国播出的电视剧《甄嬛传》的原班人马,将于10月开拍古装剧《米》(mǐ)《月传》讲述了楚国公主结婚成长为秦宣太后的故事,引起了广泛关注。历史上的米月是楚国公主吗?楚国女性的服装习惯是什么?昨天,记者采访了我省楚文化学者,并听取了专家的细节。
电视剧《米月传》讲述了米八子是楚王的女儿,是楚王妾生的。根据兵马俑上残留的“芈月”和阿房宫瓦上秦惠文王妃“芈月”的组合,人们推测芈八子叫芈月。米八子又称宣太后,据说米八子城府极深,雄才大略,在秦国掌管朝政,呼风唤雨近40年。在中国历史上,太后这个称谓始见于她,太后的专权也从她开始,实际上是千古太后的第一人。
[img]33675[/img]
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所长张硕表示,战国后期秦楚结婚较多,米八子应该是其中之一,大家可能不熟悉这个名字。但说到秦宣太后,读者会更加熟悉。中学文言文选择了“唇亡牙寒”的内容,包括宣太后与尚金的对话。
张硕介绍,米姓是楚国国君贵族的姓氏,是中国古代的姓氏。研究表明,米姓后来形成了许多其他姓氏,即“荆楚十八姓”的祖先(吴、屈、项、蓝、麻、钟、左、金、景、鄂、卓、能、庄、慎(真)、敖、荆、红、上官)。
历史上,米八子是不是楚王的女儿还没有得到证实。有一种观点认为,米八子出生在楚国的一个贵族家庭。后来,他的母亲生下了一个名叫米蓉的儿子,后来是秦国“四贵”之一的华阳君。几年后,米八子的父亲去世,母亲再婚,又生了一个儿子。他是秦国后来的“四贵”之一魏然。他在秦国五次相遇了25年。
[img]33676[/img]
楚文化研究者韩阳认为,在楚800年的辉煌历史中,妇女也不时活跃在楚的历史舞台上,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春秋时期,政治婚姻盛行于贵族之间,一些妇女利用自己的智慧积极参与政治。
省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严伟新认为,《关菊》是楚地的一首民间礼仪歌曲。它反映了先秦楚地的试婚礼和婚礼。楚人非常重视女性婚前性格的塑造。
20世纪80年代初,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中,用五分之一的部分研究了楚地服饰,并提出了汉代文化受楚文化影响的观点。今天,学者们发现,从出土的文物来看,楚国是战国时期七国中最具特色的服饰。
楚尚又瘦又长,腰带大,带宽又紧,目的是使腰部呈现出体型曲线。当时,有一首民谣说:“楚王有一条好腰,宫殿里有多饿。”衣领边缘较宽,绕着裙子旋转,织物上有美丽的曲线图案,其技术主要是印刷、绘画、刺绣。它的边缘大多是织锦材料,这可以证实古代文献中的“衣服刺绣,锦边缘”。
[img]33677[/img]
楚人的浪漫情怀,崇尚巫鬼,崇尚红色的地域特色,在图案上表现出丰富的夸张,在楚人的服饰上得到了完美的展现。在女性化妆品中,黛是楚辞的第一个,可能是楚人的第一个。在目前发现的壁画和众多楚女俑面上,可以看到眉毛又短又厚,显然是化妆的。
我省学者研究表明,楚国女性在眼妆、面妆、唇妆、香料、耳环、鞋袜、衣服、帽子等方面,融合了中原和南方的特点,倡导华丽和和谐,服装追求新颖而非正式,一路传播,对中国女性的审美需求产生了难以察觉的影响。
秦朝的太后米月,近40年来一直是朝政太后的专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