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望江楼公园,见薛涛井,想起女校书薛涛。
作为唐代名垂后世的女诗人,薛涛在当时诗坛的出身、经历、地位都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
[img]33276[/img]
薛涛,字洪度,长安人。她的父亲薛云在成都当官,她也从小就在成都寄宿。薛涛九岁时可以写诗。有一天,她的父亲指着院子里的梧桐,唱了两句“庭除一古桐,耸入云中”,让她续作。薛涛回答说:“枝迎南北鸟,叶送风。这两首诗成了薛涛诗集的开篇之作。这两首诗自然延续得很好,有好事者说这两首诗是诗预言,所以让她以后成为妓女,自然是无稽之谈。薛涛后来成了乐妓,是父亲去世,寡母孤女,为势所迫,是不平等社会造成的。妇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社会地位较低,妓女的地位较低。
薛涛16岁成为乐妓,20岁时脱离屈辱生涯,隐居成都西郊杜甫曾居住的浣花溪。薛涛为乐妓时,已有诗名,魏皋为剑南西川节使,她进出幕府,颇受魏皋青睐。蜀是大镇,魏皋镇蜀多年,幕府人才济济。很多人后来成了著名的将军,比如令狐楚、裴度等。而且这些人大多是文学家,有的很有才华。高崇文、武元衡、王播、段文昌、杜元颖、李德裕等。韦皋未来的节奏也可以写得很好。薛涛曾与其中许多人一起唱酬,导致诗名越来越盛。
[img]33277[/img]
薛涛38岁时,10月,受到皇帝尊敬的武元衡担任剑南西川节的使者。大约在他任职的第二年,他重视薛涛的才华,向朝鲜表演薛涛的学校书籍。这不仅在当时,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一件罕见的事情。学校书郎是一个秘书省。虽然官方阶层不高,但他在九种产品中没有多少实权。他只是一个中国文学家,但他是一个令世界各地文人羡慕的职位。
白居易二十九岁以第四名中进士,三十一岁时又试书判拔萃科及第二名,三十二岁时才被授予书郎,算是进入仕途。可见学校书郎的职位有多难。更重要的是,在封建社会,学校书郎的职位与女性无关,而武元衡却破天荒地邀请曾经是妓女的薛涛为学校书郎。武元衡是朝鲜的首相。他是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他扮演薛涛为校书郎。他没有在校书郎队安排八分之一的女性席位,以显示女性地位的提高,而是重视她的才华,认为薛涛的才华可以胜任这个职位。虽然他是朝中重臣,但他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可能属于书呆子。他只重视薛涛的才华,没想到这种事情是不可能的。尽管他去成都上任时,皇帝还是开着临安福门表示感谢,但他的演奏自然是不准确的。虽然演奏不准确,但不等于白演奏。他的演奏让薛涛从此在民间有了校书之称,人们称她为女校书。
[img]33278[/img]
著名诗人王建有《送蜀中薛涛校书》诗:“万里桥边女校书,琵琶花闭门。扫眉人才知道多少,不如带领春风。”薛涛隐居浣花溪,种满琵琶花,说“琵琶花闭门”。扫眉就是画眉,指女人。后两句说女才不知道有多少,但没有一个能和隐居诗相比。
从那时到现在,一提到万里桥、浣花溪、吟诗楼,当然还有薛涛纸和薛涛井,人们自然会想到这本女校书。
假如吴元衡“说也白说”而不奏薛涛为校书郎,那就让中国文学史、女权史都失去了这个故事。
风月场:为什么名女诗人不幸成为青楼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