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汤和之所以能活到最后,是因为他提出告老归乡吗?

直到12年,也就是公园1352年,出生在濠州钟离一个农民家庭的汤和参加了郭子兴率领的红巾军,并邀请了童年玩伴朱元璋加入。由此可见,朱元璋与汤和的关系并不一般。这两颗孤星注定要排在一起。童年时期的共同生活给他们带来了志同道合、知己难找的亲切感。青春期的一封信让他们踏上了抗元之路。朱元璋第一次加入志愿军,汤和或他的顶级老板,但汤和像他的兄弟一样尊重朱元璋。正是这样,朱元璋成为皇帝后,汤和成为了他的铁杆亲戚。无论朱皇帝有政治事务还是军事困惑,汤和都可以成为他的忠诚大臣。

[img]31883[/img]

图片来自网络

他们的人生历程相当丰富。到了十三年,唐和与朱元璋合作征服滁州和州。当时他身边的将军都趾高气扬,不愿意屈居人下时,唐和认真听从指挥,毫无怨言,坚决执行朱元璋的命令。这种谦逊的品质让朱元璋非常高兴。

直到15年,唐和才和朱元璋一起征服了太平,平息了陈野先的动荡。在此期间,唐和左大腿被箭射中,但他并不害怕。取出箭头后,他继续战斗。朱元璋非常欣赏唐和的真诚。

直到25年,在朱元璋军队与张士诚的战斗中,唐河虽然被炮兵炸伤左臂,但仍带伤出战,勇敢杀敌,征服平江。朱元璋送来了大量的黄金和丝绸来奖励他的军事成就。

洪武年间,唐河被派往北伐,为朱元璋平定北方内乱,消灭元军残党,巩固明朝政权,铲除朱皇帝统一局面后患,铺平道路。

洪武二十一年,朱元璋年纪大了。唐和知道他不想指挥军队的初衷,并主动希望回到他的家乡。到目前为止,两位在战场上大吃一惊的英雄分道扬镳。朱元璋的远见汤和深深的钦佩,唐和的谦逊也赢得了朱元璋的信任,一切都不是盲目的,两人可以说是珍惜英雄的英雄。

洪武二十三年,唐和兵重。朱元璋亲自去看望他。唐和病好后,朱元璋带他去了首都,享受最好的医疗保障。唐和70岁去世后,朱元璋封他为东瓯王,死后称他为襄武。

为什么汤和能活到最后?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成为皇帝,明朝从此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在中国历史上,皇帝杀害忠臣似乎很常见。成为一万多人后,他开始担心他的右臂是否想分开一半。通常喜欢怀疑和刻薄的朱元璋为了巩固龙椅,保护朱家王朝的利益,把这一举措发挥到了极致。

[img]31884[/img]

图片来自网络

朱元璋可以说,他尽了最大的努力,用尽了阴谋,杀害了无数人。几乎所有一起战斗过的开国元勋都被杀。只有唐和幸免了。唐和朱元璋从小就一起努力与世界作斗争。可以说,朱元璋明朝伟大事业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与唐和有关。唐和作为开国大臣,最接近朱元璋,最了解中国的现状。你知道得太多吗?唐和找到了一线活力,获得安享晚年的机会。

据史料记载,明朝34位开国功臣中,只有4位免于杀人之祸,朱元璋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杀人功臣最多的皇帝。然而,汤和仍然找到了一条出路,这与他平时的谨慎、诚实、对皇帝的奉献是分不开的。早在朱元璋起义时,唐和就尊敬他,听从朱元璋的话,从不反驳他。当然,这是基于朱元璋果断的决定,赢得了下属的信任,否则就不可能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元朝灭亡后,唐和是第一个主动交出兵权的将军。当时,朱元璋尽量减少了唐和自己的威胁,给了唐和一种特殊的安心。随着朝鲜地位的提高和平时的观察,唐和意识到年纪大的朱元璋已经无效考虑了军权,开始意识到自己将尽最大努力走上历代臣子的唯一途径,于是主动退出历史舞台。比如朱元璋要求告老归乡,旨在告诉太祖,他成功后永远不会为自己的成就而奋斗,也永远不会威胁到王权。他只想做一个普通人,体验一个普通孩子的宁静。即使不问朝政,唐和也知道自己一直被朱元璋监视。他整天游山游水,不交当地朋友。他与朝廷脱轨。朱元璋对此非常放心。此外,唐和之前的表现让朱元璋绝对放心。唐和病重的时候,朱元璋亲自去看望。可以说,汤和成为落网之鱼除了一定的运气成分外,与自己的一系列表现密不可分。

汤是怎么死的?

唐和可能是朱元璋手下最幸运的。我们知道朱元璋晚期开始杀英雄,明朝开国英雄中几乎没有人幸免,但信国公汤70岁去世。那么唐和是怎么死的呢?

[img]31885[/img]

图片来自网络

众所周知,洪武二十一年,唐河选择了告老归乡,告别了他大半辈子的官僚生活,告别了他和朱元璋长久的友谊。退休的生活很美好。汤没有后顾之忧,享受着晚年应该有的平静生活。成功后,很难有人放下这样的向往,寻找不同的解脱。然而,唐河做到了。也许是将军在战争中无法体会到的一种感觉,或者是这位长期在战场上的老将无意中考虑到官位的高低,都是高低。

但毕竟,他已经老了。1390年正月初一,在去京师给朱元璋的路上,唐和患有急症,无法说话。他想回到家乡后好好照顾他,但他的病情没有好转,而是恶化了。1394年,汤和病重得站不起来,见到朱元璋时也无法回答,只能不停地磕头表示感谢。洪武二十八年夏天,汤和病逝,享年七十岁,一个人穷尽一生,能得到稳定的晚年,也许是对这位功臣最好的回报。唐和死后,死孙为他修建了汤和庙、汤氏祠,以纪念明朝开国将臣。汤和墓于2006年重建,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影响了当代年轻人,警告他们谦卑,不欣赏荣耀和财富。


汤和之所以能活到最后,是因为他提出告老归乡吗?汤和之所以能活到最后,是因为他提出告老归乡吗?


  • 朱元璋为何杀李善长?是因为李善长太了解他吗
  • 元末,群雄四起。朱元璋当时领军路过滁阳,李善长去拜见朱元璋。朱元璋知道李善长是当地有威望的人,就邀请李善长做他的参谋...

  • 汤和与朱元璋有什么关系?汤和最后是怎么死的
  • 汤和是明朝大将,是当初与朱元璋打天下的一拨人中的其中一个,是开国功臣。汤和生于公元1326年,去世于公元1395年,字鼎臣,...

  • 朱元璋几乎杀了所有功臣 为何只留下了汤和一人
  •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统治者日益黑暗残酷,引起了人民的反抗。1352年郭子兴聚众起义。后郭子兴病故,朱元璋接手兵权,登上了历...

  • 朱元璋的玩伴汤是唯一陪他走到最后的开国英雄
  •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大部分的开国功臣都来自他小时候的玩伴,以及和尚在淮西化缘时交朋友的英雄。当然,也有一部分来自他...

  • 李善长 刘伯温谁的功劳大?朱元璋为何杀李善长
  • 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人,李善长长谋略,善用人。无论是政治军事上,还是经济民生上,李善长对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付出的功...

  • 汤和曾发酒疯被朱元璋忌恨,独享寿命封侯公王
  • 1、汤和在朱元璋的开国功臣榜上有许多独特之处—— 他和朱元璋年轻,大朱三岁,洪武二十八年八月卒,年七十岁。他是和朱元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