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苏麻喇姑,民间传说他是康熙的初恋,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真爱的女人。在历史剧《康熙王朝》中,苏麻喇姑也被描述为一个只比康熙大几岁的年轻女孩。有报道称,历史上没有苏麻喇姑,甚至《康熙王朝》的作者二月河先生也说,正史上没有这样的人,他是根据野史写的。其实在《清史稿》中、《宫中档康熙朝奏折》(台北故宫)、苏麻喇姑记载了《满文朱批奏折》。那么,苏麻喇姑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物呢?我们可以通过清宫档案和私人记录揭开复杂的谜题。
[img]31853[/img]
清史研究表明,历史上的苏马拉姑确实是一个传奇人物。她是科尔沁左翼的中旗人,蒙古人,出生在一个贫穷的牧民家庭。她最初的名字叫苏莫尔,或者苏莫尔,来自蒙古语,意思是长长的毛口袋。顺治晚期或康熙时期,她改名为苏马拉,意思是“半大口袋”。她病逝后,宫中上下都尊称她为苏马拉姑。
因为苏麻喇姑天生美丽聪明,远近皆知,被科尔沁贝勒府看中,让她成为贝勒寨桑的二女儿本布泰的贴身侍女。本布泰不是别人,而是后来著名的孝庄文皇后。史书上没有记载苏麻喇姑的具体出生年龄。
然而,作为本布泰的贴身侍女,她的年龄应该和小庄差不多。因此,苏麻喇姑出生于1612年左右。
后金命十年(1625年),本布泰虽然只有十三岁,但却像个大姑娘一样出落,迷人可爱。就在这一年,本布泰在哥哥吴克善的护送下,长途跋涉到后金都盛京,与后金汗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皇太极结婚,当时皇太极34岁。苏麻喇姑也和主人嫁给了盛京。
[img]31854[/img]
顺治元年(1644)清军入关,苏麻喇姑随被尊为皇太后的孝庄到达金碧辉煌的紫禁城。此时,在孝庄的指导下,苏马拉姑学习了满语、满语和宫廷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名礼知识,逐渐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工作能力。凭借她非凡的聪明才智,她受到了主人的欣赏和信任。皇太极执政时,在孝庄后的推荐下,她参与了“国初衣饰样”的制定。作为一名侍女,她可以参与清开国时期如此重要的工作,这表明她受到了高度重视,并逐渐引起了朝野的关注。由于表现出色,她还奉孝庄皇太后之命,充当了康熙皇帝小时候的第一任满文老师。在嘉庆年间,昭“仁皇帝小时候,赖其(指苏麻喇姑)训迪,手教国书,”他在《啸亭杂录》中记道。”
童提时代的康熙自然尊重祖母派来的代表祖母教自己学习的“侍女”。记载中,他尊称苏麻喇姑为“额涅”(满语,即额娘,母亲之意),表明了他对苏麻喇姑的尊重。康熙一朝,也只有康熙的乳母瓜尔佳氏,才能与苏麻喇姑分享这一荣誉。苏麻喇姑比康熙大三十七八岁,康熙还在童年的时候,她已经四十岁左右了,显然不可能有恋情。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孝庄病逝。这给了苏麻喇姑巨大的精神打击,让她陷入孤独和孤独。相反,她更虔诚地相信喇嘛教。《小亭杂录》说她“胜佛,晚年持素”,她“愿意多活几年,为主人磕头祈祷,用尽奴才的心”(翻译自满文档案)。
[img]31855[/img]
孝庄死后,康熙对苏麻喇姑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为了缓解她的悲伤和孤独,康熙皇帝决定把妃子万琉哈出生的皇帝十二子胤(后来的定妃)由苏麻喇姑抚养。胤?当时只有两岁,按照清宫的惯例,只有嫔妃以上的内庭主位才有资格抚养王子。让苏麻咳姑抚养王子,说明康熙皇帝非常信任和重视苏麻喇姑。苏麻喇姑当然很感激康熙帝的安排,同时也觉得责任重大。为了报答浩荡皇恩,她又振作起来,把接下来几年的全部精力投入到胤胤身上身上。
苏麻喇姑的生活经历:清代唯一的特殊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