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年,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在17岁时被遗命继承王位。即位初年,崇祯皇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减少国库开支。他带领臣民们进行了一场充满活力的节俭运动。
崇祯皇帝作为倡导者和领导者,起到了很好的领导作用。如果衣服破了,他就不愿意换新衣服。让宫女缝好,然后穿上。皇帝通常吃美味佳肴,喝琼浆玉,但崇祯皇帝很常见,很简单。但就是这样一个事事简单的皇帝,私人金库的数量非常惊人。
[img]30251[/img]
甲申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出兵后,在西安建立了政权,随后无数人蜂拥而至投靠他,不久就召集了数百万人。李自成带着数百万军队攻占平阳和太原,然后逼近北京。面对巨大的起义将军,崇祯皇帝惊慌失措。当时,他迅速召集了吴三桂的父亲屋襄等户部、兵部的要员,讨论如何将关外的吴三桂调入关内。
当时,面对崇祯的恐惧,吴翔先给他算了一笔军费账:如果你想把吴三桂调到北京,以确保北京的安全,你需要100万两银作为军费。然而,国库是空的,账面上显示的银只有42万,远低于需求。@ 他恳求崇祯慷慨解囊,从自己的小金库里拿出一些银子作为军费,以解决燃眉之急。
但令所有大臣惊讶的是,崇祯皇帝拒绝了这一要求。他宁愿收集自己的私人资金,也不愿拿出来做保护国家和家庭的重大事件。当时,满朝的文武都恳求崇祯皇帝拿出黄银内钱来收取工资,但崇祯向大臣们哭得很穷:“内钱已经用完了。”
[img]30252[/img]
像铁公鸡一样吝啬的崇祯计划呼吁大臣们为这场战斗筹集资金。虽然崇祯很吝啬,但他的头脑并不愚蠢。他知道他不愿意付钱,所以更难让他的下属付钱。为了树立榜样,他决定带头树立榜样。于是,他派太监徐高通知周皇后的父亲、岳父嘉定伯周奎,让他捐10万2银,至少说皇室付钱。
周奎别无选择,只能答应拿出一万两银子。万事开头难。既然有人开始了,下一步就容易了。看到皇帝的岳父捐了钱,其他人不好意思不掏钱,所以每个家庭都拿出几百两千作为工资。
然而,尽管这笔工资是拼凑在一起的,但吴三桂并没有来拯救崇祯。相反,他做出了清朝的内部反应,一夜之间颠覆了明朝。当然,这都是后话。崇祯皇帝失去了国家和山脉,逃入民间后,李自成占领了北京。他从崇祯皇帝的宫殿里发现了很多白银。
[img]30253[/img]
为了省下100万白银,失去了无法用银子估计的国家。崇祯皇帝连这个简单的账都算不上来。即使在明朝灭亡的前一年,他也对文武官员感到难过:“我不是亡国之君,你是亡国之臣。我的待士也不薄,今天到目前为止,为什么没有一个群臣相从?“从小聪明好学的崇祯,想不通为什么自己对别人不善良,却不能笼络人心。也许从他藏私房钱这件事就能看出来。
明朝崇祯皇帝唯一因藏私房钱而丧命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