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清朝的创始人,后金开国皇帝,用祖父留下的十三件盔甲起兵,二十五岁时统一了女真各部,后来建立了后金。俗话说“虎毒不吃子”,英明君主努尔哈赤却处死了儿子,而且还是和他一起军马一辈子备受重视的长子。这一举动确实违背了常识,清史上很少有记载此事,成为清宫最大的疑问。据《满文老档》第三卷记载,努尔哈赤严厉斥责楚英,称他作为“政治长子,没有平等管理汗父,委付了大国的公心,离间汗父亲自用恩养的五大臣,让他苦恼,折磨聪睿,尊重汗,爱得像心肝的四个儿子”。
[img]29020[/img]
清朝宗室爱新觉罗·楚英,清太祖努尔哈赤长子,母为元妃佟佳氏。清朝第一位王子是储英。努尔哈赤出生时还没有起兵。楚英在努尔哈赤起兵时才四岁,可以说储英的童年是刀光剑影险象环生中度过的。楚英大概受这种恶劣环境的影响,勇敢而躁烈。楚英19岁时第一次带兵打仗。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楚英率兵征战东海女真安楚拉库路,连续攻占20多个屯寨,尽力吸引全体人民,大胜而归。被授予“洪巴图鲁”(即“旺盛英雄”),晋封为贝勒。
[img]29021[/img]
楚英在乌界岩之战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被授予“阿尔哈图土门”的称号(汉语意为“大智勇”)。第二年,楚英率军进攻乌拉,攻克宜罕山城。由于长子,又屡建战功,被授命执政国政。他才29岁。据史料记载,楚英执政后处事不公,作威作福,得寸进尺,野心膨胀。作为四大贝勒的弟弟,他欺负了父汗依靠的五位亲信大臣。向他们勒逼财物、牲畜;背着父汗,让他们对天盟誓忠于他;并威胁四弟五大臣:“谁敢对我作对就走!一旦我继承了汗位,我就会被杀!”
四弟五大臣联合批评,随后有上述努尔哈赤的严厉斥责。楚英真的是一个心胸狭窄、野心勃勃的草包吗?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但褚英却是失败者。努尔哈赤严厉谴责楚英的罪行,都来自四哥五大臣的批评。为什么四弟五大臣要批评楚英?为什么能批评楚英?努尔哈赤共有十六子,楚英居长,是努尔哈赤第一个大福晋佟佳氏出生的。楚英是连战连捷、功勋卓著的勇敢之将。楚英被立为继承人,无论从长还是战功,都无可争议。然而,诸子,尤其是同样出色的军事功绩,掌管着自己的兵权,拥有着广泛的财富和丝绸,被努尔哈赤爱得像心肝之四的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和皇太极,都觊觎着汗水。
[img]29022[/img]
可以想象,楚英被认为是继承人,这意味着切断了诸子争夺王位的道路,使他立即成为公众批评的对象。同时,费英东、额一都、胡尔汉、何和里、安费扬古五位权重较高的大臣,在楚英还年轻的时候就跟着努尔哈赤,同甘共苦,出生入死,对年轻资浅的楚英的“主国政、专军机”也不满。
努尔哈赤要求楚英面对面,并有意义地提醒他,如果演奏不真实,允许书面反驳。倔强的褚英几乎不假思索,冷冷地跟着玩:我无言以对。如果此时楚英痛哭流涕,恐惧认罪,乞求父亲的原谅,努尔哈赤可能会感到有点安慰。但他无悔无畏,桀骜不驯!努尔哈赤将楚英囚禁在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一六一三年)的高墙上。楚英拒绝接受罪行和悔改。明朝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也就是努尔哈赤建后金称汗的前一年,他以“长子的存在会毁灭国家,危及众子和大臣”为罪名处决了楚英。楚英年仅36岁,葬于清东京陵。一位清史专家说:楚英看不到父亲称汗建国,却为父亲称汗建国做出了巨大贡献。楚英没有遇到争夺储位的对手,而是死于争夺储位的斗争。历史是胜利者写的,而储英毕竟是失败者。
为什么英明的努尔哈赤执意处死长子楚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