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赵霁虽然是神宗之子,但不是直接出来的,按照宗法制度,他没有资格继承皇位。
赵琏是神宗的第十一个儿子,北宋的第八个皇帝。元符三年(1100)为皇位。他54岁去世,在位26年。他一直被认为是典型的淫秽和腐朽皇帝。
徽宗时代,北宋王朝走过了辉煌的历程,处于党争异常激烈的严峻时期,国势日薄西山。徽宗侥幸获得王位后,大刀阔斧地整顿了朝纲,意图调和变法派与反变法派的矛盾。后来,以继承父神宗政策为由,以蔡京为首的六贼重用,大兴“党狱”,变乱法度。他极其奢侈,大肆搜索江南奇花异石,用船运往都城开封,称之为“花石纲”。徽宗好大喜功,遣使约金攻辽,以取燕京,造成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在靖康的困境中,为金人俘虏北方,皇帝瞬间变成了阶下囚。
元符三年正月,25岁的哲宗去世,没有留下孩子。显然,皇帝只能从哲宗的兄弟中选择。神宗有14个儿子,当时有五个人活着,包括端王赵霁。虽然赵霁是神宗的儿子,但他不是直接出生的。根据宗法制度,他没有资格继承王位。
[img]28879[/img]
哲宗去世当天,向太后垂帘,哭着对执政大臣们说:“国家不幸,哲宗皇帝无子,天下事必早定。宰相章敦立即提出,按照直隶礼法,当立哲宗与母弟简王赵似。不料,向太后不同意。张敦不得不改口说,如果说长幼,那么当立年长的申王赵呢?(bì)为帝。这两个建议都排除了端王赵霁。然而,正是赵霁看中了太后。赵霁不是向太后出生的。是什么让向太后坚持以赵霁为皇帝?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定论,这可能与赵霁在向太后心目中的良好印象有关。
赵霁每天都去太后的住处请安,可以说是一个聪明孝顺的孩子,所以她更喜欢太后。哲宗病重期间,她已经有信心向太后继承王位,所以她不接受张敦的意见。
她坚定地说:“没有孩子,所有的王子都是神宗的普通儿子,不应该有区别,简王排名13,不能排在兄弟之前,沈王眼睛有疾病,不方便为君主,或站起来为王!表面上看,对太后公平,但在这些冠冕堂皇的话语背后,显然是偏袒赵霁,为他继承王位找到了合理的借口。章敦反对端王即位。他认为“端王轻浮,不能君天下”,这直接把攻击的矛头转向了赵霁的性格,而向太后却不这么认为。双方为此僵持不下,互不让步。在关键时刻,知枢密院曾布首先附和太后之议,尚书左丞蔡卞、中书门下侍郎许将也纷纷表示同意。张敦势力单力薄,不再争辩。就这样,赵霁被太后、曾布、蔡卞等人推上了皇帝的宝座
宋徽宗赵霁出生于元丰五年(1082)10月10日,从小养尊处优,逐渐形成了轻浮浪荡的性格。据说,在他出生之前,他的父亲神宗去秘书省观看了南唐后主的画像,“看到他的角色优雅,一次又一次地叹息”,然后生下了徽宗,“生梦李主参观,文学才华浪漫,比李主百倍”。这种李煜托生的传说不足为信,但在赵霁身上,确实有李煜的影子。徽宗从小就喜欢笔墨、丹青、骑马、射箭和蹴鞠。他对奇花异石和鸟类动物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书法和绘画方面。
[img]28880[/img]
成为皇帝后,徽宗的禀性难以移动,无心于政务,继续过着侵蚀性的生活。徽宗17岁结婚,娶德州刺史王藻之女,即位后,册王氏为皇后。王后相貌平平,生性节俭,不会取悦徽宗,虽然是正宫,但不得宠。此时,徽宗宠爱的是郑、王二贵妃,两人原本是向太后宫护送班(内侍官名),生得眉清目秀,善言善语。徽宗为藩王时,每次去慈德宫请安,总是命郑、王二人陪侍太后。两人小心谨慎,善于奉承,颇得徽宗好感,久而久之,向太后有所意识,徽宗即位,便将两人送给他。徽宗如愿以偿,非常高兴。据记载,郑氏“自入宫,好看书,章奏能自制,帝爱其才”。显而易见,郑氏不仅外表出众,还能帮助徽宗处理奏章。所以徽宗更喜欢郑氏。徽宗多次给郑氏情词艳曲,后来传出宫禁,广为流传。王后去世,徽宗于政和元年(1111)册封郑氏为皇后。
除郑、王二氏外,还有二刘贵妃、乔贵妃、韦贵妃等人受宠。刘贵妃,出身寒微,却花容月貌,入宫后得到赵霁的青睐,从才人连升七级到贵妃。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升贵妃后不久就去世了。刘贵妃亲手在院子里种了几根香蕉。当时她说:“这些香蕉长大了,恐怕我看不见了。“旁边的侍从听到这句话,赶紧上演徽宗,徽宗一开始并不在乎。谁知过了两天,刘贵妃病重,等徽宗去探望时,刘贵妃已经放弃了。徽宗悲痛不已,特加四字后名“明达懿文”,将其生平事迹编成诗文,使乐府谱曲奏唱。
正当徽宗为此感到难过时,内侍杨戬(jiǎn)在徽宗面前夸耀另一个刘氏有倾国倾城的样子,不亚于王昭君,徽宗将其召入宫中。刘氏原本是酒家的女儿,出身卑微,但长得光彩夺目。徽宗一见,魂不守舍,瞬间忘记了丧妃之痛。徽宗大加宠爱刘氏,与她形影不离,若离开她,竟是食不甘味,夜不能眠。刘天才英悟,善于迎徽宗。还很擅长涂饰,每一件衣服,款式新颖,装扮得像仙女。不仅徽宗喜欢,京城内外也竞相仿效。对徽宗来说,刘氏回眸一笑,六宫粉黛无色。道士林灵素见刘氏如此得宠,便曲意奉承,称刘氏为“九华玉真安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氏逐渐失去了魅力,天性轻浮浮浪的徽宗想要找到新的爱情。
[img]28881[/img]
虽然后宫粉黛三千,美丽如云,但徽宗对他们刻意做作的态度感到无聊,便微服出宫,寻找刺激。汴京人李师师,本姓王,工匠之女,四岁丧父,随后成为著名的京城名妓。她色艺双全,慷慨有侠名,被称为“飞将军”。李师师既名冠汴京,徽宗自然不会放过她。自政和以后,徽宗经常坐轿子,带领几名侍从,微服出宫,到李师师家过夜。为寻欢作乐,徽宗专门设立行幸局,专门负责出行事宜。荒谬的是,幸运局的官员还帮助徽宗撒谎。如果当天不上朝,据说徽宗有摊位(宫中宴饮);第二天没有回来,传旨称有伤痕(染病)。天子不惜九五之尊,幸运的是青楼妓院,这不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徽宗总是小心翼翼,怕被别人发现;其实大部分朝臣都很清楚,但是不敢问,导致徽宗更加放荡。曹辅,秘书省正字,曾挺身而出,上疏规劝徽宗要爱惜龙体,以免让后人发笑。徽宗听后勃然大怒,立即命王福(fǔ)等人处理这件事。这些人自然理解徽宗的意思,以曹辅诬蔑天子的罪论处,徽宗立即将曹辅送到郴州。
张敦在宋朝的历史上并不出名,但他对徽宗的评价可以说是一种认识人的语言。徽宗的实际行动确实为张敦的话做了最好的注脚。张敦可以预测后果,但不能阻止轻浮的皇帝成为皇帝,这不是宋朝的不幸。
宋徽宗赵霁的混乱生活:居微服出游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