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崇祯五年出生于湖北的周培公、名昌、字培公。他的父亲早逝,他的母亲也殉道了他的丈夫
而死。年轻的周培公落魄无助,在州政府担任小官员。后来,他依附于权贵,成为内阁供奉。三藩之乱后,周培公成为康熙皇帝身边重要的顾问之一,才华横溢。
[img]27111[/img]
康熙十三年,平西王吴三桂起兵叛乱。他派人策动陕西提督王辅臣起兵。王辅臣控制陕西,直接威胁北京的安全。康熙苦劝王辅臣失败。派图海为将军,率领十万大军出兵陕甘,镇压并招降王辅臣。王辅臣以拥兵自尊著称,以勇敢善战。不屑清军的到来。此前,康熙曾派王辅臣的儿子王吉贞用高官厚禄劝说他,但王辅臣归降后再次叛乱。图海大军到达平凉后,诸将纷纷请战。当时,作为图海的幕僚,周培公随军出谋划策。他对图海说:“陕西关中地区是世界的要塞,吴三桂叛军在湖南、湖北地区与官军恋战,而不是四川占领陕西。太不会计算了。现在,王辅臣实际上是一支关系到世界安全的重要力量。虽然他现在依附于吴三桂,但他仍然记得朝廷的恩惠。这就像眼病患者渴望光明,瘫痪的患者不能走路,但渴望站立。若朝廷再派人劝降,王辅臣一定会回到朝廷。
[img]27112[/img]
听了周培公的建议,图海决定“先招抚,再攻击”。他派士兵到城里喊道:“我军奉天子之命攻打叛贼,战无不胜。然而,一旦攻城,就会有太多的杀戮。城里有成千上万的生物。圣主有美德。我希望你能回来。”不久,当他看到王辅臣时,他仍然有一个幻想。图海率领军队在平凉城北部打破了王辅臣1万多名叛军,并用红衣炮轰了这座城市。王辅臣的军队受了重伤。
周培公看到时机已经成熟,就自愿去城里劝说。康熙皇帝知道周培公的想法后,加封周培公为参议台,称一品,穿黄色外套。命令他带着甲骨文去招募王辅臣。周培公知道理性,感动感情。他去城里劝说了七次,最后说要让王辅臣回来。陕西和甘西都很平静。
[img]27113[/img]
周培公招降王辅臣,打乱了吴三桂的计划,剪掉了吴三桂的翅膀,直接扭转了清朝平定三藩的战局。康熙奖励参战大臣,委以重任。周培公功劳显著,康熙要重重奖励他。但是周培公拒绝了康熙的赏赐,只提出了一个要求:母亲为父亲殉情,希望朝廷给予奖励,并要求回家守孝三年。康熙皇帝被周培公的孝心所感动。康熙十五年,康熙皇帝下诏封周培公的母亲孙氏为贞烈恭人,加上夫人称号。他父亲追封为朝烈大夫,加礼中奉大夫衔。康熙皇帝还亲自为孙氏写祭文,规定祭祀规范。孝期满后,周培公又到山东任职。
康熙二十九年,西北蒙古族首领葛尔丹率领军队叛乱。当时,近60岁的周培公已经在家闲着。听到这个消息后,他迅速写下了叛乱的“程序”,并将其送往首都。康熙同意周培公的计策,任命周培公担任盛京提督,协助平叛。在人生的最后几年里,周培公忧病交加,但仍兢兢业业地为国服务,他的忠诚之举感天动地。周培公病逝,康熙四十年。
周培公在康熙王朝 济世奇才忠孝两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