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定皇帝孙铁木儿也是元朝的第六位皇帝。1323年南坡政变元英宗被杀后,当时还是晋王的孙铁木儿被设为皇帝,定国号为泰定,历史上被称为泰定皇帝。
[img]26857[/img]
图片来自网络
泰定皇帝孙铁木儿在位期间,没有像元英宗那样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相反,朝政非常腐败。孙铁木儿在人事方面也采用了中庸的方式,即尽可能调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用他在守护漠北时的大臣,非常宠爱这些人,使他们成为朝鲜大臣巴结的对象。在泰定帝的领导下,许多回民入朝为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特权地位。当时朝中多贿赂买卖官职,完全没有元英宗时期的勤奋和廉洁,以及机构的精简和对官员的监督机制,反而造成了冗长的官职局面。
泰定帝的中庸之道是:首先,他没有根除杀害英宗的铁失派,而是返还了他们的财产,并停止了追捕他们。其次,元英宗执政期间流放的王官被调回北京师范大学,使前朝被冤枉杀害流放的皇家历史台官被昭雪、幸存者被重新聘用、死亡被加封等。此外,被元英宗废除的诸王也被泰定帝恢复。泰定帝不像元英宗那样崇尚汉代儒家思想。相反,在他的统治期间,汉朝大臣从以前的重用变成了不重用,甚至被大面积拒绝。张贵是泰定年间唯一被重用的汉人官员。以上是泰定帝和孙铁木儿的主要信息。
泰定帝即位诏书
泰定帝即位诏书是元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唯一用白话文写成的诏书。元英宗死后,按照皇位继承的祖制,有继承权的是元英宗的子女,但元英宗死时只有21岁,没有子女。因此,能继承王位的是元仁宗的子孙,也就是英宗的兄弟,但天气并不美丽,英宗时,仁宗一脉绝嗣。因此,只能追溯到元顺宗和武宗一脉,因此铁失一派把传国玉玺献给了孙铁木儿。公元1323年9月,孙铁木儿也颁发了即位诏书,正式登基为帝。
[img]26858[/img]
图片来自网络
在泰定帝即位诏书中,首先是对自己身份的表达,其次是对自己即位后能继承王位的原因和要做的事情的表达。全文用白话文表达,实际上不符合元朝的祖制。根据元朝的规定,皇帝登基即位的诏书必须先由文臣用汉族文言文制定,然后翻译成蒙古文,告诉世界。当然,也有例外。这个例外也是孙铁木儿的地位。当时,周围没有汉朝大臣和精通汉文化的人只能用白话文制定诏书。同时,白话文也是蒙古语的直译。
泰定皇帝的即位诏书虽然不符合祖先的家法,但情况特殊,没有人提出异议,孙铁木儿依然顺利登基。孙铁木儿登基后,并没有严惩谋杀英宗的铁失一派。相反,为了稳定政府,他们加官进爵。一个月后,国家已经固定,泰定皇帝杀死了他所有的人。
泰定帝的措施
泰定帝的措施主要分为人事政策、财经政策、经济宴会和宗教政策四个方面。
[img]26859[/img]
图片来自网络
泰定帝的措施主要是在人事方面,即尽可能调和集团内部的矛盾。首先,它反映在他在漠北保卫期间大臣的重用上。其次,他们重用回族,平反前朝的冤案。最后,他们排斥汉族大臣,使他们不再被重用。简言之,在人事任用方面,泰定帝的措施使元朝的政府非常腐败。泰定帝在位期间,启用回民理财,在当时多年灾难的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经济稳定,这是非常罕见的。在泰定年间,采用南粮北运的方法来稳定大部分物价,从而保持市场稳定。通货膨胀发生在元朝,并持续到元英宗末年。泰定帝即位后,继续实施英宗政策,减少货币印刷,使价格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公元1324年2月,泰定帝采纳了赵简的建议,以“三天一讲”的方式举办了盛宴。举办盛宴的方式使泰定帝赢得了汉人的心,并被传播为一个故事。
在泰定皇帝统治期间,宗教措施是维持以前的状态,即兼容和包政策。泰定皇帝崇拜藏传佛教,并在统治期间使用了大量的财政支出来建造寺庙。此外,在泰定的四年里,他曾下令“禁止僧侣买田,违反犯罪”。此外,在泰定皇帝统治期间,大量任命回族,伊斯兰教在元朝也得到了大力支持。以上是泰定皇帝的措施。
从天而降的王位:泰定帝和孙铁木儿是怎么继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