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28岁登基,在位23年。他接受了隋朝死亡的教训,努力与人民一起休息,逐渐稳定了社会。他的国家形势前所未有地强大,创造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繁荣时代”。然而,在贞观的中晚期,随着国家力量的增强和权力的日益巩固,他的骄傲和自满情绪大大增长,并逐渐趋于奢侈和腐败。
为什么这么说?原因如下:
[img]21396[/img]
第一,自力更生,任性。据史书记载,唐太宗晚年,他认为自己的文学战略远远超过了古人。他经常炫耀自己早年的武功,开始忽视大臣们的意见,经常威胁那些与他意见不同的人。宰相房玄龄临终时伤心地说,现在朝廷已经没有人敢犯颜强劝了。贞观十年(636年),魏征发现他“渐恶直言”。他生气的时候差点杀了魏征。后来贤惠的长孙皇后劝他放弃这个想法,用“明君贤臣”的语言。但最终还是毁了魏征墓碑,给刘吉自杀。直到武则天当朝,刘吉的冤案才能昭雪,恢复官爵。
第二,他不听劝告,喜出望外,两征高丽。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得不偿失:消费巨大,人不聊生,加剧了阶级矛盾,导致农民起义。
第三,建造大宫殿,奢侈腐败。贞观11年(637年)在东都洛阳修建飞山宫,21年(647年)修建翠微宫。宫殿用金玉装饰,大量选民女入宫。贞观16年(642年)还下令称,其他机关不得限制王子使用的东西,导致王子浪费加剧。
这种做法确实不是一个明君所做的,但更荒谬的事情远不止这些。
贞观22年(648年),太白星在白天多次出现。这最初是宇宙中天体运行的自然现象,但太史占卜说,这应该是“女主人公的繁荣”。当时,民间传说“唐朝三世后,女主人公的武术王朝有世界”。这让李世民更加担心,他的李王朝怎么能取代“武术王”呢?所以他想尽一切办法找到这个“武术王”。
[img]21397[/img]
在一次普通的宫廷宴会上,每个人都下了酒令,说出了自己的昵称。一位名叫李俊贤的左武卫将军说,他的昵称是“五娘子”。太宗想到了这个传说。让太宗更加怀疑的是,他的官衔、头衔、籍贯和职务中有四个“武”字:一个是“左武卫将军”,另一个是“武安县”,一个是宫城北门“玄武门”的守将。太史的占卜正好应该在他身上,巧得不能再巧了。于是太宗找了个借口杀了他,这样李君羡就成了李世民迷信的受害者。直到武则天称帝的第二年,李君羡的家人来申冤,他才被平反。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李世民中风瘫痪在床。经御医诊治后,病体略有愈合。但此时他却迷恋上了方士们炼制的金石丹药,希望自己长生不老,于是派人四处走访外国高人。在对外作战中,后大臣王玄策俘获了一位印度和尚,名叫那罗友萨。王玄策把他献给了李世民,以迎合李世民乞求长生不老的心理。这位印度和尚说,他专门研究长生不老之术,并发誓,吃了他炼制的丹药后,他一定会长生不老。李世民相信这一点。一年后,药丹准备好了,李世民毫不犹豫地吞下了它。结果,他中毒了,死得太早了。
最不可原谅的是,唐太宗多次要求史官阅读《日常生活笔记》和《记录》,打破了历代皇帝无法阅读的先例。虽然历史书记载李世民要求“削减浮动,直接写作”,但据研究,历史学家认为李世民多次修改了两本书。
[img]21398[/img]
成千上万的世界,所有的生物,每个人的心都有一种难以形容的痛苦。在李世民的一生中,宫殿里的血永远是他心中不可磨灭的阴影。修改历史书的原因可能是皇帝试图掩盖他心中的痛苦。
从一分为二的角度来看,我们仍然需要看到唐太宗的两面性。不可否认,唐朝宗在盛年时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们也应该面对他在晚期的腐败。一代明君成了昏君。在后人的影响下,我们应该引以为戒。
揭一代明君唐太宗的晚年:如此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