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被认为是中国最强大的时代之一。它不仅享有289年的国家,而且还出现了开国皇帝李渊、唐太宗李世民、一代女王武则天等杰出皇帝,受到后代的钦佩。
然而,唐代天宝14年(755年),重兵在左仆射、平卢、范阳、河东三镇使安禄山利用唐玄宗李隆基晚年的奢侈、政治腐败和军事空虚,与史思明等人发动叛乱,掀起了八年的“安史之乱”。
[img]21139[/img]
虽然“安史之乱”终于平息了,但唐朝已经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从那时起,宦官和藩镇的分离已经成为困扰皇权的致命威胁。
在两大力量之间的裂缝中,不仅皇帝的生活非常悲伤,而且前朝廷成员的优势也很温柔:唐朝最后一任首相杨的传奇经历是混乱时代的真实写照。
家庭基础深厚,年轻入仕却遭受国乱
杨涉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他的父亲杨燕官去兵部侍郎。他的祖父杨遗直曾任浩州录事参军,而他的叔叔杨收则在咸通四年(863)时成为唐懿宗李的宰相。
杨涉从小就很聪明。在严格的诗书培养中,他取得了快速的进步。他不仅了解了许多儒家经典,而且有效地吟诵了诗歌和作文。
唐朝乾符二年(875年),年轻的杨涉一举登进士第,获得了参加朝政的资格证书。
然而,杨涉的仕途并不平坦,因为当时在位的天子唐熙宗李毅所赐。
咸通14年7月(873年),12岁的唐熙宗在父亲唐懿宗李竹去世后,被大宦官田令孜、韩文约等人占领,成为唐朝最年轻的皇帝。
[img]21140[/img]
由于年轻的唐熙宗缺乏足够的管理能力,朝政权属于大宦官田令孜。唐熙宗不仅称田令孜为“父亲”,还任命他为神策军中尉。宦官的进一步统治使已经非常混乱的政局更加不堪。
此外,王仙芝、黄巢等人领导的反唐斗争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威胁到唐朝的统治。
广明元年(880年)12月,黄巢率领军队接近长安。唐熙宗的君臣们束手无策。他们不得不逃离首都,先逃到山南(汉中)和四川。继安史之乱中的唐玄宗李隆基之后,唐熙宗成为了另一位逃往四川的唐朝皇帝。
不久,黄巢进入长安,并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名“大齐”,建元金统。
为了组织反击,避开四川的唐熙宗放弃了义武镇集团的巨大权力,如王处存、河中节使王重荣、来自沙陀族的河东太原李克用、凤翔节使郑等,使这些武术家拥有更多的资本。
中和二年九月(882),黄巢得力部向同州防御使朱温投降,唐熙宗给他起名叫朱全忠。
经过多次打击,再加上自身的腐败和内部纠纷,黄巢被迫退出长安,最终战败。黄巢于中和四年(884年)6月死亡,黄齐政权不复存在。
光启元年(885)正月,唐熙宗从川中出发,3月重返长安。然而,此时的唐朝已经形成了藩镇分离的局面,朝廷可以控制的地区只有河西、山南、剑南等几十个州。
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期,初入官场的杨涉厌倦了奔命,没有多少成就。
昭宗致力于复权,打击宦官仕途起步
文德元年(888年)三月,27岁的唐熙宗李毅结束了流离失所的悲伤,在长安宫武德殿中死亡。
[img]21141[/img]
唐熙宗死后,弟弟寿王李烨被大宦官杨复恭拥立为皇帝,是唐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
尽管唐昭宗李烨继位时只有22岁,但他的政治手腕却比他哥哥唐熙宗强得多。
唐昭宗首先利用杨复恭和他的干儿子李顺节之间的矛盾,经过一系列的斗争,彻底消灭了他们,严厉打击了多年来傲慢霸道的宦官势力,初步掌握了权力。
杨涉也开始仕途顺利,先后担任官员郎中、礼部侍郎、刑部侍郎、官部侍郎等职务。
朝廷不敌藩镇,天子被戏身世飘零
唐昭宗李烨在扫除宦官的干扰后,开始解决藩镇分离的问题。然而,由于中央禁军实力过弱,西川战役和河东战役两次削藩战争不仅没有达到削弱强藩的目的,反而使中央禁军损失了一半以上。西川落入了野心家永平军的节度使者和充行营军的指挥使者王健的手中。东平王、检察院太尉、中书令朱文受益于渔民,实力更强。
唐昭宗的威望已经耗尽,逐渐沦落为当地诸侯随意侮辱的对象。陇西郡王、凤翔、陇右节使李茂贞不仅出言不逊,还逼唐昭宗离开长安。结果他半路被李茂贞的盟友、华州刺史韩健追上,在华州被禁近三年。
天复三年(903年),经过多次战斗,已成为中原最大军阀的朱温彻底击败了李茂贞,并将唐昭宗带回长安。
从此,唐昭宗成了朱温的傀儡,对他唯命是从。
唐代一任宰相杨涉:为什么两朝都国相战战兢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