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根死后被顺治皇帝掘墓鞭尸:由于多尔根生前一直处于满洲贵族内部明争暗斗的中心,树敌颇多,被顺治皇帝忌恨。他死后仅两个月,顺治皇帝亲政第二个月,皇帝下令以14起重大罪行为由削减多尔根官爵,没有家庭财产进入官员。除了多尔根的母子和妻子,他还对死去的多尔根采取了古老的严厉惩罚,比如挖墓鞭尸。当时,一位外国传教士说:“他们把尸体挖出来,用棍子打,用鞭子抽,最后砍掉头,暴尸示众。他雄伟壮丽的陵墓变成了尘土。与此同时,位于明南宫的瑞王府被废除。许多人的亲信相继被处死或贬损。
[img]15766[/img]
七年摄政生涯
清朝入关后,多尔琏以统军入关,定鼎中原第一功,开始了长达7年的摄政生涯,一路走来,逐渐位居高位,势不可挡。
顺治元年(1644年)10月,当世祖福在太和门(当时被称为皇极门)重行即位大典加封多尔琏为叔父摄政王时,他被命令为多尔琏建碑纪功,“永垂功名于万世”。从那时起,多尔琏开始在待遇上超越国王。体现在很多方面:
关于薪酬,多尔根是3万两,而辅政王济尔哈朗是其中一半,即1.5万两,诸亲王是1万两。
至于冠服,多尔根戴的冠是“帽顶上有13颗东珠,金佛前有7颗东珠,金花后有6颗东珠”。多尔根佩戴玉带,“每板有6颗东珠,一颗猫眼石”,为浅黄色。多尔根在祝贺时穿着八团龙服。相比之下,它非常接近皇帝。例如,它的王冠只有少于一颗东珠,它的朝服只比皇帝的龙袍少一条龙。
[img]15767[/img]
至于府第,多尔根府第的“房基高十四尺,楼三层,覆盖绿瓦,脊及四边俱用金瓦”,时人都知道多尔根的“府第制高比皇居高”,几乎是一样的。
顺治二年(1645),多尔贡晋为皇叔的摄政皇后。当所有的礼物,如狩猎和出师时,王子和贵族都应该聚在一起等待命令,并“列班跪送”多尔贡。若回王府,则需送到府门。在元旦、庆祝仪式上,文武大臣在朝贺顺治皇帝后,即去朝贺多尔根。上朝时,多尔根在午门内从便下轿,诸王需要在午门外下轿等等。以上所有仪注都表明,多尔根位于一人以下,万人以上。
顺治三年(1646)五月,多尔根认为皇帝的信符存放在皇宫里,每次派兵都要奏铃印,很不方便。因此,即遣人将皇帝的印章全部搬到自己的府中收藏备用。从今年起,多尔根使用的仪仗类型与皇帝相当,均为20种,但每种仪仗类的具体数量略低于皇帝。辅政王的仪仗只有15种,明显不如多尔根??与皇帝的差距越来越小。
[img]15768[/img]
顺治四年(1647年)以后,如果官员在奏书中把“叔叔摄政王”称为“九王爷”,或者不用全称就丢字漏字,就会被辞退。而且“以后任何礼仪,跪下都会永远停止”,多尔根再也不用向顺治皇帝致敬了。
多尔根死后被顺治皇帝掘墓鞭尸:多尔根悲惨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