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168-223年),字孝,沛国桥(今安徽亳州)人,曹操表弟,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早年,他已经组队跟随曹操,经常解围,善守能攻;虽然关羽在樊城之战中被水围城,但他也能激烈地守卫樊城,直到徐晃救援,最终击退了当时威震中国的关羽。曹魏成立后,曹仁官到大司马,封陈侯,称忠侯。
诸葛亮烧新野”反映了曹仁的平庸和不明智,“云长攻拔襄阳县”也反映了曹仁的胆小。这样,曹仁就给人们一种感觉,反复失败,只有被动挨打,真的是无法实现的。
[img]15623[/img]
但在《三国演义》中,这位经常失败的将军从曹操那里获得了“世界祝福将军”的荣誉称号。这是曹操一时胡说八道吗?还是给这个哥哥充点面子?
那为什么曹操一直重用呢?原因很简单。
首先,曹仁很厉害,《傅子》在谈到曹仁勇武时,竟然以为比张辽更好,可见历史上曹仁勇敢非凡。
[img]15624[/img]
二是资质老,是曹操当年的左右手。
第三,破刘备,一战成名。官渡之战前夕,曹仁立即向曹操提出建议:“南方军方有目前的紧急情况,其势力无法挽救,刘备以强兵临之,其背叛固宜。准备新将绍兵,不能得其用,击也可以破。曹仁认为,刘备新带袁绍士卒,军心不稳,上下不一致,军队难以调度,实际上是乌合之众,一击必克。曹操从他的话中说,曹仁带领少数骑兵攻击刘备。曹仁不辜负他的信任,打破了刘备的军队,收复了所有叛变的县。
第四,江陵保卫战,战周郎,让人刮目相看。
[img]15625[/img]
第五,曹仁负责清理被禁的烂摊子。关羽淹没了七军,曹操几乎不得不迁都。为了激励整个城市的士兵,曹仁实际上发誓要死,士兵们都被感动了。突然,樊城士气高涨,准备了最后一场死亡战斗。此时,樊城就像一艘船在风暴中,随时都有被摧毁的危险。但毕竟黄天不负苦心人,终于等到徐晃率领的援部,从而一举击退关羽!
曹仁虽然不能大胜仗,但往往是能给曹操带来惊喜的福将。也许这就是曹操重视他的原因!
曹仁人称[常败将军][ 但是曹操为什么一直重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