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了唐明皇和杨贵妃、汉武帝、卫子夫的爱情故事。很多人认为皇帝在选择配偶的时候一定很随机,看谁就是谁。
当然,这只是一些案例。在古代,皇帝对妃子的选择有相当严格的标准。入选对象不仅要出身名门,还要有麻子、口臭、鼻炎、腋臭、痔疮、脚气病和妇科疾病。
当然,这只是一些泛泛的规定,汉代有皇帝设定了严格的选妃标准,今天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img]13033[/img]
网络配图
汉桓帝刘志一定是一个热爱科学计量方法的人。后宫嫔妃身体各部位都有严格的尺寸观念。
身高必须是7英寸,肩宽必须是1英寸和6英寸,臀宽比肩宽3英寸,从肩到手掌必须是2英寸和7英寸,手掌和手指总共4英寸长,从大腿到脚长3英寸和2英寸,足长8英寸。
经过这样的计量,我真的不知道有多少著名的女孩能达到标准。这不是苛刻的,而是不合理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刘志一定是个无聊的人。
女人的美在于她们各有不同。她们又胖又瘦,各有所长。一旦后宫美女3000全部成为模特流水线产品,作为皇帝有什么乐趣?
当然,可以想象:即使你成为刘志的妃子,你也必须保持原来的身材几十年,既不胖也不瘦,否则身材不符合标准,是时候尝尝冷宫失宠的味道了!
[img]13034[/img]
网络配图
明朝后宫:如果你想成为皇后,你必须通过重考
大明时期,谁要贵为皇后,就得像今天的英语专业考试一样,四六八级一级过关,一直考过“八级”,才有资格母仪天下。
据《明史•据《后妃传》记载,朱元璋吸取了历代后宫乱政的教训,于洪武元年修编了《女训》作为管理后妃的“家法”。
在后妃的选拔上,为了防止朝中权臣与后宫勾结,规定“凡天子、亲王、妃子、宫嫔都要慎重选择好家庭女性,进者弗受,故妃、后多采民间。”
而且重点选择贫困家庭的女性,试图帮助皇帝节俭勤政。
当然,这只是一个好愿望。但明代后妃选择制度非常规范,过程大致分为“八级”,逐级筛选淘汰。
第一级是“海选”。皇帝结婚年龄时,派宦官到全国各地挑选13至16岁之间的美女,从中海挑选5000名。
这5000人相当于拿到了选美“准考证”。皇家支付了几枚银币作为聘金和差旅费,让被选女孩的父母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女儿送到首都。
第二级称为初选。初选必须选择一个大场地。太监们将每100名女孩排成一行,并根据年龄进行排序。经过逐一检查,他们将淘汰那些稍高、稍短、或稍胖或稍瘦的女孩。初选将淘汰1000人。
[img]13035[/img]
网络配图
第三级称为复选。一般来说,在初选的第二天,这些通过初选的女孩继续排队。太监们用非常挑剔的标准仔细检查每个人的面部特征、头发和皮肤。当然,它们还包括“三环”。只要有一个不符合规定,他们就会“靠边站”。
然后让大家报名、姓名、年龄等。,从而调查音色和仪态,消除声音粗浊、口齿不清、仪态不雅的人。这样,2000人被筛选出来。
第四级是精选。太监们用尺子细量少女的手脚,然后让她们走上几十步的“台阶”,看看台阶和魅力。
因此,脚稍大、手腕稍粗、行为不端的人被淘汰。最后,留下1000名美女被召入宫中继续参加“等级考试”。太监们的使命结束了。
五级是留宫。分头安排宫中的老宫娥,把美女们一个个“引到密室,探其乳,嗅其腋,问其肌理”。
揭秘:汉桓帝选妃有哪些严格的尺寸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