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堪比张良和诸葛亮:大明功臣刘基是什么样的人?

众所周知,在历史上,张亮和诸葛孔明都是伟大的军事大师。特别是在司马迁《史记》相关传记的赞扬和罗贯中《三国演义》的渲染之后,这两个人更加家喻户晓,非常受欢迎。与这两位圣人相比,元末明初的刘基,即刘伯温,似乎没有他们那么暴露,但实际上并不逊色于他们。

然而,在刘基所处的特殊时期,没有历史学家或著名小说家写过对他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作品,因此刘基没有像上述两位那样被广泛渲染和赞扬。然而,事实上,与子房和诸葛相比,刘基实际上比子房和诸葛更好。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多次称刘基为:“我的儿子房也!”民间传诵道:“上有诸葛孔明,下有刘基伯温!”

[img]6062[/img]

可以看出,刘基自己真的很不寻常。然而,更重要的是,实事求是地说,与子房和诸葛两位大军事家相比,后来的刘基仍然是一座需要大力发展的历史富矿。

刘基(1311_1375年),字伯温,文成,是渐江温州文成县南田(老青田县)。所以人们称他为刘青田。他出身名门望族,从小聪明好学,有神童之称。

元顺帝元统元年(1333年),23岁的刘基,大部分都去元朝京城参加会试,于是一举考中进士。虽然他最年轻,最有才华,但在家闲居三年后,被元朝政府授予江西高安县城。

作为一名天子学生,他仍然非常感谢元朝皇帝给他这个展示才华的机会,以实现他从小就取得的伟大抱负。他一出官,就决心用自己的才华和忠诚去做一些伟大的事业。虽然县城是辅助县长的小官员,但刘基并不卑微,敷衍了事。

他勤于职守,执法严明,刚出茅庐就鹤立鸡群,取得了成绩,一次次出人意料地获胜,破案如神,成为当时惩恶扬善的著名元末悍将。

然而,腐败的朝廷和贪污的政府衙门普遍受贿。年轻、精力充沛、诚实的刘基自然受到同事们的憎恨和排斥。尤其是那些被他冒犯的蒙古官员。

他讨厌他,集体攻击,散布谣言和诽谤。尽管如此,他还是拒绝随波逐流。看到在这种环境下很难做到,刘基不得不坚决投劾辞职,回到青田的家乡,闭门学习。

刘基第一次当官,名声大振。他辞职回家不到三年,江浙行省就以儒学副提出用他授予省考官。但是这次当官和前一次一样,并没有持续多久。任职后不久,他每次看到不公平的事情,都愤怒地坦言,上书揭露了监督御史失职的事情。

老板骂他多管闲事,说不出话来。他受不了腐朽衰落势力的排斥、诬陷和打击。看到仕途坎坷,雄心勃勃,一怒之下,他愤怒地辞职,心灰意懒地搬到杭州,热爱山川;在西子湖和武林山麓喝酒写诗,娱乐自己。

刘基出生在一个诗歌和书籍家庭,聪明、博学、熟悉诗歌和书籍,深受儒家思想的渗透;广泛涉足天文、地理、军事、文学,知识丰富,智力突出,年轻时在家乡非常有名。每个人都说他有魏郑和诸葛孔明的才华。

[img]6063[/img]

在文学史上,刘基、宋连、高启被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不仅博览群书,博取众长,而且注重社会实践。他还擅长比较分折和非凡的勇气,从而凝聚了他独特的哲学智慧和无尽的天道观。他知道自己必须看到自己的知识和行为,教导政治和道德的教育观,尝试事情,然后了解人才的用人观,等等。

刘基从23岁到几次被排斥迫害,直到65岁在家乡忧郁地去世。在过去的40年里,他写了大量流行的诗歌、散文和具有深刻内涵的政治军事作品。例如,原本想进士,第后能建功立业,济世报国,但入仕后,却经历了几次起起落落,终于失败了。追昔抚今,感慨万千,回到青田老家后发怒,写下了一部重要的传世之作《郁离子》。

这本《郁离子》共有18章和195章,读起来很受欢迎,也很发人深省。这本寓言式的散文故事集短小精悍,语言生动活泼,给人以警惕和启迪。这部作品体现了刘基的政治观点和人生哲学,主张任用人才振兴政治,强调诚信和谐社会是两个重要内容。

他认为,任命人才是治理世界的良药。整顿纲纪,德刑兼济,重用人才是治国的关键;诚实是生活和做事的基础。他主张人才要善于培养和利用自己的优势,“教他们不知道什么,而不是我知道什么;引起他们不能,而不是我能做的。”。

除了《郁离子》,隐剧山林中的刘基还有《覆瓶集》、《写情集》、《春秋明经》两卷,因为红袖增香。《犁眉公集》二卷,《真诚伯文集》二十卷。看着等待自己的刘基,在应天府的诗人宋连也很佩服他。

就这样,刘基成为那个时代智慧超群的杰出人物,享有“智慧圣人”的美誉。刘基去世后,人们根据他参加指挥的军事战役和处理的重大事项,逐渐将他神化为“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天师”。

事实上,刘基的“聪明计算”不是天赋,而是他对客观事物的仔细观察和思考,以及他对世界人民心灵的深刻洞察和理解。刘基一生的伟大成就值得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作家和哲学家。

刘基一到金陵,朱元璋就赶紧上前迎接他,然后以谦虚的态度向他请教灭元兴邦,统一宇内战略。因此,刘基立即提出了已经构思和拟定的“隆中对策”,即时采取了18项策略,详细分析了情况,列出了各种策略和策略,并提出了“先灭陈后灭张”的策略。

朱元璋听了,大喜过望,直恨相见太晚,立即命令司建礼贤馆,上述嘉宾礼奉刘基,并将他安排在身边,参与机密重要事项的建议。

[img]6064[/img]

朱元璋的善良深深打动了刘基。他很高兴见到明朝的主人,这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夙愿。于是他努力工作,多次提出诡计,开始帮助朱元璋东征西讨,平陈压制张,追逐中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事业征程。

因此,“三分天下诸葛亮,统一江山刘伯温”成为后人对刘基历史地位的形象总结。当时人们称赞“上有诸葛孔明,下有刘伯温”。

刘基协助朱元璋完成皇帝事业,开创明朝,努力维护国家稳定,因此闻名于世,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我的儿子房也是。”感谢刘基的成就。朱元璋成为皇帝后的第三年,他称刘基为“真诚的叔叔”。

刘基去世139年后,明正德皇帝称他为“太师”,并被命名为文成。作为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刘基是通经史、小天文、精兵法、“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伟人。他的思想、智慧和人格魅力值得我们学习。

纵观刘基的一生,他可以说是一位奇才大儒。这并不简单,令人钦佩。虽然他大部分时间都没有遇到天赋,但他留下了很多作品,这使世界受益匪浅;他50岁后被邀请出山,时间短,远见卓识。

一谋定明朝江山,雄心壮志得到施展;虽然他年纪大了,希望退休,但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朱元璋害怕他有两颗心,被别人利用。他也离不开他,因为他依赖他。因此,他可能永远不会像张亮那样完全退出他的视野。遇到朱元璋,刘基享受晚年,成了奢望。


堪比张良和诸葛亮:大明功臣刘基是什么样的人?堪比张良和诸葛亮:大明功臣刘基是什么样的人?


  • 刘基在明王朝建立中功劳不大 声名鹊起主要靠宣传
  • 在民间传说中,刘伯温是个大人物,被认为是明朝开国第一谋臣,拥有诸葛亮般的智慧,且能燮理阴阳、掌控超自然力量,是十三陵...

  • 刘基之死:帮助朱元璋统一世界却最终被毒杀!
  • 刘基少年勤奋学习,博览群书,致力于学习,最终成为大家。出山之初,他向朱元璋讲解了世界情况,指出了发展方向;在关键时...

  • 大明[神算师]:明朝的死期是刘伯温算的吗?
  • 在中国 5000 在多年的历史上,有许多政治家、思想家和作家,以及许多圣人和圣人。虽然这些人数不胜数,但只有一种人并不常见...

  • 还原真相:刘基的功劳不属于后人的神化
  • 刘伯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神奇的人物。据说他知道天文学和地理,可以计算出世界已经改变了500年。@ 他还说,他为大明的建立...

  • 明初洪武时期,明朝的手工经济是如何发展的?
  • 明初,棉纺织、制瓷、矿冶、造船等手工业发展最快。纺织布是明初农村重要的家庭副业。洪武年间景德镇有20座官窑。景德镇瓷器...

  • 才高八斗的刘基,为什么仕途如此坎坷?
  • 从元武帝到大四(1311)6月15日,刘基出生于浙江省行省州路青田县南田武阳村(今浙江省文成县南田镇岳梅乡武阳村)。虽然刘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