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迪皇帝墓被列为“201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从去年4月发掘到展出文物只花了一年时间。4月16日,扬州博物馆出现了备受关注的“流星王朝遗辉——杨迪皇帝墓出土文物专题展”。展览期间,观众可以看到杨迪皇帝墓志拓片、金玉带、镀金铜铺首、铜编钟、编钟等100多件珍贵文物(套)。
[img]2295[/img]
图片来自网络
展览分为杨迪皇帝墓和萧后墓出土文物两部分。在杨迪皇帝墓强大气场的笼罩下,萧后墓似乎更像是与杨迪皇帝墓相互证实的存在。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转向萧后墓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女人在那个时代的命运。
世人对萧后的评价大多来自历史小说,她常被描述为“祸国妖姬”。杨光被杀后,萧后被宇文化和北归包围,后宇文化和窦建德被杀,她“不在窦建德”。因此,后世的许多小说都含蓄地暗示了她的“失节”。宋元时期,《大业拾遗记》、《杨迪皇帝海山记》等小说将萧后描绘为误国的美女妖姬;在明代,在《客座赘语》、《隋史遗文》等作品中,萧后被塑造成一个无才无德的平庸女人;清代的小说,如隋唐演义和唐朝,对她进行了无情的攻击。
[img]2296[/img]
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萧后墓出土的文物颠覆了世界对她“祸国妖姬”的一贯印象。在墓中出土的200多件玉器、铜器、铁器、陶瓷器和木漆器中,有许多稀有珍品、白玉章、装饰品和编钟。。。这表明人们相对尊重萧后,这也是唐太宗以皇帝的礼仪埋葬杨迪皇帝和萧后的重要原因。
萧后出生于一个著名的家庭。她是南朝梁明帝萧静的女儿。她性格优雅,善于文学,善于周易学习,会占卜。嫁给杨光后,夫妻俩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感情深厚。展览展示了一系列陶器,即用陶器制作袖珍小书桌。古人可以躺在上面看书、写字、画画,这可以作为萧后“热爱学习”的证据。
[img]2297[/img]
图片来自网络
扬州博物馆馆长顾峰介绍,展览中成套编钟16件,编钟20件,是隋唐唯一出土的编钟和编钟实物。战国时期和战国时期,编钟和编钟经常作为陪葬礼物使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此外,萧后墓中的编钟和编钟数量是最高级别的,这表明唐太宗对萧后的尊重,也表明萧后的安葬正处于隋唐过渡时期,唐代的墓葬制度尚未完全形成。
历史上,萧后并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亡国后,她只能和流星王朝一起堕落。她曾经是杨帝,他委婉地劝诫刚毅,但效果不大。她在乱世中救了自己,却引来了后人的批评。“这里曾经绿过,浮云流水怎么样?”几千年过去了,是非都是笑话。
祸国妖姬萧皇后其实是个温柔贤惠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