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也是一个人,也是一个人的天性,因为他们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当孩子太多时,偏见是正常的。名字上升,给更多的钱,建立更多的政府等等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毕竟,皇帝是天堂,孩子是地球,在皇室里,孩子再次被爱,也是有限的。
普通家庭,女儿结婚,父母陪伴的情况不多,更不用说皇室了。然而,这并不是绝对不可能的。在整个清朝,一位皇帝亲自陪伴她结婚的公主,她是硕温恪公主。
康熙二十六年(1687-1709) 十一月二十七日出生,十三女(称八公主),母亲为敏妃章佳氏,即敬敏皇贵妃,与十三子、硕怡亲王允祥、十五女、硕敦恪公主同母。
[img]909[/img]
她的人生很短,只有23年,但在这23年里,她应该过得很幸福。
十三岁时,即康熙三十八年闰七月,敏妃张佳氏去世。这个年龄的孩子,很多事情都已经清楚了。她的母亲出身不高,但她可以在后宫扎根,生下三个孩子。可以看出,她在康熙心中仍然占主导地位。因此,张佳死后,她由孝惠章皇后亲自抚养。孝惠章女王是个苦涩的人。她没有自己的孩子,所以她对失去母亲的孩子有更多的爱。多亏了她的心,温恪的生活从小就很脆弱,充满了温暖的亲情,而不是孤独。
皇室婚姻一直是政治第一,这是不可能的。无论如何,嫁给每个人都是结婚,嫁给利益最大化,有利于朝廷,这是最好的。在选择徐的问题上,你可以看到康熙的意图。
1706年,康熙先将她封为和硕温恪公主,然后将她嫁给了蒙古翁牛特部杜凌郡王仓津。仓津在家里排名第二,最初叫班第(有五个叫班第的额徐!),康熙特别给他命名为仓津,以避免各种尴尬。有些朋友想钻牛角尖,给个名字就是爱啊,真的更不用说,真的是这样,封建时代,皇帝给名字是一个伟大的宠物,普通人不能要求。远不说,端敏公主,纯禧公主,她们的丈夫都叫班第,为什么不给新名呢?
政治意义在那里...
[img]910[/img]
翁牛特部由温恪公主下嫁,是漠南蒙古下昭乌达盟的一个部落。清朝在皇太极入关期间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尤其是在军事上。后来,为了安抚边疆,清朝采取了怀柔之策,在长城以北设立了40多个藏王,相互牵制。维护国家稳定。翁牛特右翼旗实力较强。然而,与其他主要部落相比,翁牛特部有一个明显的弱点,那就是没有公主结婚。康熙嫁给了他爱的女儿,并给了徐一个名字。目的不难想象。
今年,翁牛特草原迎来了翁牛特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清朝公主。与此同时,他们还看到了康熙皇帝的銮驾,皇帝亲自送亲!
因此,这对受祝福的新人开启了幸福的生活模式:两年后,温恪怀孕了,回到首都分娩。
康熙48年6月,康熙皇帝出发前往承德狩猎。温恪公主留在京城,因为她怀孕了,没有和大军一起去。出乎意料的是,这是康熙的告别。
6月22日,在北京的尹志向康熙演奏,讲述了温克去世的消息。没有历史资料证明康熙的反应,也没有猜测。我只知道康熙的回答是这样的:玩听皇太后。最近,我有点虚弱,不是很强壮。公主是已婚女儿。她为彼此命令我做什么?照常保持健康(不是错误的词,原文是这样的)。至于和我一起来的妃子,躲起来不闻。
[img]911[/img]
表面上的冷漠无法掩饰内心的无助和悲伤。康熙最喜欢的女王死于难产,现在女儿去世了。对他晚年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悲伤的了。生活是无常的。作为一个皇帝,他不能保留任何生命,这意味着他会像往常一样生活。
回到北京后,康熙亲自为她篆刻了碑文。公主在泉下知道,也很幸运,虽然生命不长,有如此的宠爱,如烟花绚丽,也算值。
揭露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由皇帝亲自护送的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