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希望自己长生不老,或者活得更久,贩子走卒,王侯将相,皇帝更多。历史上,幻想长生不老吃长生丹药而死的皇帝并不少,包括唐太宗李世民、清代宗胤祯等明君;如果我们想追溯到皇帝服用长生药致死的先例,我们应该成为推动东晋哀悼皇帝司马丕。据史料记载,司马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为长生服用丹药的皇帝。因此,他没有长生不老,而是被药物伤害了。他只活了25岁。
[img]648[/img]
司马丕(341-365年),晋成帝司马衍的长子,晋穆帝司马丹的堂兄,初封琅邪王。晋穆帝在升平五年(361年)五月去世,没有孩子。皇太后楚蒜子主张立司马丕为帝,司马丕成为东晋第六任皇帝。司马丕登基时,21岁,是成年人。此外,他作为“中兴正统,明德茂亲”(《晋书》)继承了大统,应该是一个国家,但帝国的实权被将军桓温控制。司马丕作为皇帝,形同傀儡。
权臣约束,皇权旁落,政治失意,意志沮丧,原本是“优雅的黄老”(《晋书》)的司马丕渐渐迷上了佛教和道教理论。在佛教方面,“哀帝好重佛法,经常派两使勤勤恳恳地征求,潜在的诏令之重,暂游宫阙,即在御宴上讲《大品》,上朝士,并行善良”(《高僧传》);在道教方面,司马丕听方士的话,吃丹药,希望长生不老,羽化成仙。司马丕就像吃鸦片一样,逐渐上瘾,依赖丹药。
除了个人原因,司马丕的迷恋和吃丹药也应该受到家人早逝的影响。司马丕的祖父晋明帝活了28岁,父亲晋成帝活了22岁,叔叔晋康帝活了23岁,堂兄晋穆帝活了19岁,都是英年早逝,给司马丕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司马丕是个傀儡,政治上很难有大的成就,所以他希望活得更久。此外,司马丕比权臣桓温小29岁,只要能熬过桓温,就不用担心未来的未来。
[img]649[/img]
东晋是金丹炼制的疯狂时期,金丹道教始祖葛洪就住在这个时候。所谓丹药,只是由石钟乳、白石英、石硫等矿物质加雄黄、雌黄精制而成,毒性很大。一旦吃得太多,很容易中毒死亡。接受葛洪的《抱朴子》•内篇•《金丹》中“转数少,药力不足,所以服用日多,得仙迟也。司马丕根本不听近臣的肺腑劝诫,一心孤行。
为了长生不老,司马丕仍然坚持服用丹药,甚至一度“断谷、诱饵药为长生”(《资治通鉴》)。他不吃东西,只吃丹药,期待幻觉中的不朽。兴宁二年(364年)三月,司马丕一次性服用过量丹药,身体出现中毒反应,“服用过多,然后中毒”(晋书)。由于药物毒性的发作,司马丕的身体机能受到严重损害,无法在临殿听政。楚太后不得不面对朝廷摄政。“帝以药发,不能亲万机,楚太后回到朝廷摄政”(《资治通鉴》)。
[img]650[/img]
近年来,虽然司马丕是一个傀儡,没有实权,但他毕竟是王朝最高领导人的象征。他仍然可以像样坐在龙椅上接受朝拜;现在他病倒了,甚至这个可怜的资格也被剥夺了。吃丹药中毒,身体越来越差,但司马丕并没有警惕自爱。相反,他仍然走自己的路,甚至鼓励女王和他一起吃丹药。结果,在兴宁三年(365年)的第一个月,女王王王崩溃了。一个月后,司马丕也去世了,走过了短暂的人生道路。
司马丕死后,没有留下孩子,楚太后下诏另立司马丕同母之弟司马奕承大统。事实上,司马丕最初有一个王子,“兴宁元年...9月...贵海,王子出生,赦免”(晋书)。不幸的是,王子没能活下来,这应该是因为司马丕已经服药多年了。司马丕死后,葬安平陵,无庙号,死后哀帝。司马丕,字千龄,意千年,千年,足见其祈寿之心,可惜他竟异想天开,吞下丹药,自杀,短命而死。
谁是第一个被长生药毒死的皇帝?只活了2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