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时期,玄学盛行,高人辈出,王嘉是玄学奇才之一,《晋书》也专门为他立传。
字年,陇西安阳人王嘉,是当时一个传奇的隐士。王嘉“举止轻,外貌丑,外若不足,聪明内明。搞笑好笑,不吃五谷,不穿漂亮衣服,清虚服气,不与世人交游”,早年隐居东阳谷,凿穴而居,徒弟数百人。后赵石虎末年(348-349年),由于战争,王嘉将徒弟留到长安,潜入终南山,结庵庐而止。后来,他的徒弟寻找他的遗迹,到达了终南山。
[img]360[/img]
终南山离长安很近。前秦统一北方后,傅坚多次征召王嘉出山当官。他不同意,仍然在山里练习。“公侯已经下了很大的功夫,所有的好尚都是大师。”每当有人问他吉凶,他随便回答,说的话很可笑,好像在开玩笑。有些话就像预言,不可理解,但事后可以实现,可以说是料事如神。在大家的验证和吹捧下,王嘉的人气指数急剧上升,成为一代无人不知、无人不知的玄学大师。随后,庾坚一再邀请,被迫无奈,王嘉进入长安,居住在宫中外殿。
382年,傅坚准备南征,平灭东晋,统治世界。知道王嘉深知玄学,所以派人去问胜败如何。王嘉对使者说“金刚火强”,然后“骑着使者的马,穿着正确的衣服,慢慢地向东走了几百步,而战马则倒退了,脱下衣服,放弃了皇冠,回到床上,什么也没说”。使者回去告诉傅坚,傅坚听后似乎有所悟,只是沉默不语,然后派人去问前秦国运怎么样,王嘉说“未央”。到了明年,也就是383年秋天,傅坚输给了“飞水之战”。
什么是“金刚火强”?史料中没有讲。为此,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古代五行学认为,南方为火,北方为水,东方为土,西方为金,中心为土。那时,前秦长安在西,故为金;东晋建康在南,故为火。虽然金刚,但火能克金,所以火强,暗示此战必败。至于王嘉表演的行为艺术,也暗示傅坚大军趾高气扬地去,丢盔卸甲地回。谐音“未央”,即“所谓未年有灾”。不幸的是,王嘉的推演,前秦文武没有人理解,大家都“咸以为吉”,打败仗回来后,才意识到王嘉的意思。
[img]361[/img]
王佳和当时的高僧道安是好朋友。385年,道安临死前,王嘉来看望他,道安说:“世事已如此,行将及人,我们一起去吧。王嘉说:“正如法师所说,法师先走一步,我还有一些小债,不能和法师一起去。道安圆寂后,王嘉因故留在长安。今年姚昌反叛傅坚,将傅坚吊死。姚昌进入长安后,建立了后秦,“礼嘉如傅坚故事,逼以自由,各事咨之”,王嘉成了姚昌的玄学顾问。
傅坚死后,他的孙傅登即位,与姚昌展开了连年的战斗。姚昌与傅登处于相持阶段时,姚昌非常不自信地问王嘉,我能杀了傅登平定天下吗?王嘉想了想,对姚昌说了三个字:“略得之”。姚是个急性子,王嘉说的这三个字又极其深奥,姚昌不明白“略得之”是什么意思,难怪,天机不能泄露。姚昌一怒之下骂道:“得当云得,何略之有!然后把王嘉斩首。一代玄学奇才,就这样死了。即使王嘉道行高深,能预见未来,也摆脱不了自己的命运,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债吧。王嘉被杀的那天,有人在龙上看到王嘉,给姚昌留了遗书。傅登听说王嘉被杀了,“设坛哭之,赠太师,死文”。姚昌死后,他的儿子姚兴即位杀死了傅登。后来,人们明白了“兴,字略,方杀登,‘略得之’。”
[img]362[/img]
王嘉不仅从事玄学,还从事文学创作。他的主要作品有《牵三歌》和奇怪的小说《拾遗记》(王子年拾遗记之一)。《拾遗记》是五胡十六国唯一的文学作品,原著十九卷,二百二十篇,由于傅秦之际的战争,典章丢失了。南朝梁代萧绮缀拾成文,合成一部,改编成十卷,今行于世。《拾遗记》中的一些故事情节、人物描写等方面都比较完善,初具短篇小说规模。王佳是中国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之一,比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清代作家蒲松龄早1300年。
他料事如神,却被皇帝杀死 就因为他说了三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