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潮导语:李期也怀疑能臣。一旦发现能力超过他的人,一定要想尽办法去掉,甚至给别人戴上不必要的帽子。——
“天下主是小县公,不如死!“东晋时期,巴蜀成为政权的第三任皇帝李期被废除后,从皇帝降为县公,从主人降为囚徒。他被囚禁,心脏受到打击,自觉懦弱,无耻地生活。在发出这种无助的叹息后不久,他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三年半前,李期和他的兄弟李越发动政变,废除了他的表弟李班,成为了皇帝;现在,他因为暴力和无道而被汉王李寿废墟,选择上吊自杀。
李期(314-338年),字世运,成为开国皇帝李雄之子。李雄生有十几个儿子,均为妾所出,李期排名第四。在所有的兄弟中,李期都是最好的。因为他“聪明好学,弱冠可以是文学,轻财好施,虚心招纳”,李期很受李雄的欢迎,所以李期有幸被李雄的皇后任氏抚养。李雄在位时,曾让诸子“以恩信合众”,看谁凭个人魅力笼络了更多的人才,结果“多人不到几百人,而期独有一千多人”,也算是出类拔萃。李期初封建威将军,李雄也信任他。“他的推荐,雄多纳之,所以长史上的部署相当出众”(《晋书》),让李期逐渐在朝鲜培养了自己的势力。
[img]427669[/img]
李雄能力强,人脉旺。李雄可以看李期高,但他不想接手。在李雄看来,所有的儿子都不能成为大器,所以他们的侄子李班是王子,李期被封为安东将军。李雄这样安排,李期拒绝接受,其他王子也拒绝接受。李班即位后,李期的兄弟李越趁葬礼回到国都,并以“班不是男生的,意不接受,与弟弟安东将军期谋乱”(《资治通鉴》)秘密谋废。
成玉衡二十四年(334年)十月初一晚上,李越等人借李班出葬的机会,废杀李班。发动政变时,李越是主谋和操作员。李期只是同伙;此外,李越是李期的兄弟。无论是功劳还是秩序,李越都有资格成为皇帝。李期和他的人也希望李越成为皇帝,“每个人都想站起来”,但如果李越不这样做,他就有自知之明。李越认为,虽然李期是平庸的,但它是由皇后抚养长大的,而且“多才多艺,有名气”。他的威望、才华和个人力量远不如李期。因此,李期白捡起了一位皇帝作为“期望越高”(资治通鉴)的皇帝。
李期即位后,改年号玉衡为玉恒,封兄弟李越为相国、建宁王,封叔李寿为大都督、汉王,封兄弟李始为征东将军,守江阳,其他兄弟也各有封加。毕竟,李期是通过异常手段登上皇位的,很难阻挡和欺骗公众。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李期排除了异己,党同伐异,重用了尚书令景骞、尚书姚华、田褒等平庸人才,导致朝政黑暗,纲纪紊乱,成国形势江河日下。李雄辛辛苦苦建立的基业,很快就被李期折腾了,逐渐露出了败象。
权力是检验一个人本质的试剂。一个人一旦掌权,外表下潜存的东西就会出现。成为皇帝后,李期与之前给人的印象完全不同。“期自以求大事结果,轻视老臣”,一个看似温柔谦虚的年轻人瞬间变成了过河拆桥的混账。除了排除异己,李期还怀疑能臣。一旦发现能力超过他的人,一定要想尽办法去掉,甚至给别人戴上不必要的帽子,比如“尚书仆射武陵公(李)有才华,避之,诬告谋反,杀之”(《资治通鉴》)。
[img]427670[/img]
李期执政后期,越来越多的人“虐待日本,杀害许多人”,不仅杀害了许多文臣和将军,还用“没有财富和妇女”来丰富后宫,这是一种典型的杀人和越来越多的商品。除了杀死老部长和能干部长外,李期还向兄弟们伸出了毒手。“雄子霸和保不生病而死,都是云期毒杀”(晋书)。这种可怕而血腥的统治让文武部长们感到恐慌和“多么不安”(《资治通鉴》),以至于“内外凶猛,道路以目为目,劝诫者得罪,人民生存”(晋书),所有部长都如履薄冰,朝不保夕。也许有一天他们会被李期指控杀害。杀这个杀那个,李期千不该,绝不该对汉王李寿动刀,并为此付出了被废弃的代价。
汉王李寿是三朝元老,一直忠心耿耿,职高重,享有“贤相”的美誉,李期特别害怕。李期的从兄李始曾联系过李寿造反,但李寿不同意;此外,李寿“见期,越兄弟十几年,有强兵”(《晋书》),不敢轻举妄动。一旦被皇帝盯上,大臣们通常很难逃脱。李寿害怕被李期毒手。每次他进宫朝见,“常诈为边书,辞以警急”(《资治通鉴》),以警讯紧急为由,通过伪作边境告急文件拒绝。李寿巧妙地与李期打交道,寻求自我保护,同时计划摆脱李期,以“摆脱今天的灾难”。李寿在听取巴蜀处士龚壮“派兵西取成都,称于晋”(《资治通鉴》)的建议后,开始密谋以“除君之恶”(晋书)的名义造反。李寿已经听说过李寿的所作所为,多次派人到李寿的驻地打听动静,剪掉党羽,毒杀李寿的养弟安北将军李攸。
君要臣死,臣要死,要反,历代君臣之间的斗争无非就是这两个结果。李期已经开始了,李寿不愿意坐以待毙,于是策划了武装行动。玉恒四年(338年)四月,李寿率领1万名士兵偷袭成都。当时,李寿的儿子李势在成都当义军校尉。看到李寿的军队到来,他立即开门放行。李寿几乎毫不费力地迅速征服了成都。李期早就知道李寿要造反,但“不料,初不设备”(《资治通鉴》),没想到李寿这么快就进来了。大势已去,李期只好装模作样,派人安慰李寿。既然李寿已经成功了,他愿意停下来,所以他首先强迫李期杀死李越、景骞等人,然后“矫任命令,废弃琼都县公,幽之别宫”(《资治通鉴》),李期成了囚犯。
当时,李越、李期和其他人“纠正了太后任命令,放弃了犯罪(李)班”(《资治通鉴》)。现在,他们自己被废除的结果就像李班的复制品一样,最终也是这样。这真是一个因果循环和不愉快的报应。
[img]427671[/img]
网络配图
一个月后,李期无法忍受从天而降到地下,从宫殿到监狱,从一个国家的国王到县的懦弱,在极度失落中上吊自杀,25岁。虽然蚂蚁很小,但仍然珍惜生命,但李期选择了自杀,并以这种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中国历史上,李期是第一个被废除后选择自杀的皇帝。李期死后,没有寺庙的头衔,死后的头衔是幽灵公众,葬在皇帝的礼物里。
"天下主当小县公,不如死也"(《资治通鉴》),是李期临终遗言。“道德经”云“受国之垢,是社主;受国不祥,是天下王”。一个能承受苦难和打击的人,才有资格成为世界的主人,李期得志猖狂暴力,失意颓废自杀,他不能成为勾践。李期曾经是李班的“暴太子”,其实他才是真正的暴力无道者。对于李期的结局,《晋书》称“期以暴力快祸”,是典型的自取其辱、自取灭亡。观其所为,诚如斯言。
历史上第一个被废弃后选择自杀的皇帝成汉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