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他原本错过了皇位:偶然,他成了千古一帝

明武宗于正德16年4月20日(1521年)在豹房死亡。孝宗的一脉已经断绝,因为明武宗膝下没有孩子,也没有活着的兄弟。@ 张太后(明武宗的母亲)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武宗的表弟朱厚荣继承王位。16年5月27日,正德正式成为皇帝,次年改元嘉靖,成为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为什么这个馅饼在这么多王子中击中了朱厚夫?这里有很多文章还是纯粹的巧合?

[img]426614[/img]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这并不完全巧合。张太后和老谋深算的杨廷和选择了朱厚荣继承王位,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一是最近的血缘。朱厚荣是明宪宗朱见深的孙子,是明孝宗朱佑的侄子,是明武宗朱厚照的表弟。他是当时王子中与朱厚照的血缘关系最近的。朱厚照死后,膝下无子,孝宗皇帝膝下二子,长子朱厚照,次子朱厚伟早已去世,所以孝宗一脉无子。宪宗有14个儿子,皇长子在命名前不久就去世了。第二个儿子朱佑极4岁去世,第三个儿子是明孝宗朱佑框,第四个儿子兴献王朱佑。

按照《皇明祖训》中“兄弟与兄弟”的原则,第四个儿子应该为王朱佑喜代替王位。然而,当时朱佑喜去世了,膝下传了两个儿子。长子是岳怀王朱厚喜,他在出生后五天就去世了。第二个儿子是朱厚喜。因此,在当时的诸王子中,朱厚荣是与明武宗朱厚照血缘关系最近的人。按照“父死子继,兄弟终弟及”的祖训,朱厚荣应该接替王位。 二、聪明过人。《明实录明世宗实录》记载:“皇考孝康敬皇帝亲弟兴献王次子,聪明仁孝,德器夙成。”

[img]426615[/img]

意思是兴献王次子朱厚勇聪明、仁慈、孝顺,少年老城。据说朱厚聪小时候聪敏过人,兴献王教他读诗几次后就能准确背诵。年纪大了,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了各种古籍,通过了《孝经》、“大学”和修身齐家治国之道。不仅如此,兴献王还让他参加王府的祭祀和仪式。因此,朱厚荣虽然年轻,但不仅熟悉儒家经典,了解治国之道,而且熟悉各种礼仪和规范。 三、青少年老成。正德十四年,兴王朱佑有病去世,年仅12岁的朱厚夫攻为王爷,朱厚夫在长史袁宗皋的帮助下开始接管王府,并井井有条地治理。后来,杨廷和安排礼部用王子的礼仪迎接朱厚夫,即由东华门入,居文华殿。

然而,朱厚荣拒绝接受这个计划。他对他的右长史袁宗皋说:“遗诏是我的继承皇帝,非皇子。”双方没有妥协。最后,皇太后命令大臣们说服他们。朱厚荣在郊区收到笔记,从大明门进入,然后在奉天殿就位。从这里,我们可以很好地认识到朱厚荣的成长,这是非常人所能比拟的。

[img]426616[/img]

四、年少易控。经过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杨廷和不仅是官场上的老油条,也是一位有抱负、有理想的治世能臣。在武宗去世、朝中无君的日子里,他总揽朝政,革除武宗朝弊政,受到朝廷内外的赞扬,并加封左柱国。他是正德时期的首辅,遭受了武宗叛逆、贪玩、不听劝告的苦头。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治国战略,他自然会选择一位听话、易于控制的君主。当时只有15岁的朱厚荣是最好的候选人。 @ 就我个人而言,在我看来,正是因为最近的血缘关系、非凡的智慧、年轻的成熟和年轻的易于控制,杨廷和引用了“皇明祖训”中的“兄弟和兄弟”原则,并要求太后正式宣布朱厚荣为皇帝的继承人。因此,朱厚荣幸地登上了这几千年来世人梦寐以求的宝座,开创了明朝中兴的局面。


他原本错过了皇位:偶然,他成了千古一帝他原本错过了皇位:偶然,他成了千古一帝


  • 传奇和尚姚广孝:朱棣登上帝位背后最关键的人
  • 1402年6月,历经三年多的“靖难”战争,燕王朱棣终于率领大军浩浩荡荡的进入南京,不久朱棣正式即位称帝,是为明成祖。将军百战...

  • 揭秘:谁是帮助汉哀帝刘欣登上皇位的最大功臣?
  • 汉成帝时期,大司马骑将军王音推荐,汉成帝不担任中郎将军,汉成帝负责护卫工作,跟随汉成帝。当时汉成帝和大司马王音的关系...

  • 朝鲜凌阳君李是如何推翻前朝登上帝位的?
  • 朝鲜仁祖李邈是宣祖生下的第五个庶子的儿子。在宣祖期间,发生了一场混乱。当时,朝鲜仁祖的父亲李邈一直陪伴着宣祖,曾经一...

  • 他原本错过了皇位 巧合的是,它成了千古一帝
  • 明武宗于正德16年4月20日(1521年)在豹房死亡。孝宗的一脉已经断绝,因为明武宗膝下没有孩子,也没有活着的兄弟。@ 张太后(明...

  • 杨坚有求孙帝的骂名,为什么在大局上值得肯定?
  • 不知道:杨坚是如何成为皇帝的读者的,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北周初年,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护专权。他首先看中了...

  • 为什么波儿只斤海山登上帝位前后变化如此之大?
  • 波尔出生于公元1281年8月4日,是元朝第三位皇帝。蒙古帝国的汗水被称为“曲律汗”。他是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王子真金的第二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