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武、唐宋祖”是影响中国历史的重量级人物,唐太宗李世民以创造历史学家称赞的“贞观治理”而闻名,成为中国历史上后代称赞的“圣贤”。然而,这位历史上被称为“纳言”的皇帝,在他52岁的时候,轻信妖言,不听劝阻,吞下丹药,甚至暴亡,不仅毁了他的生命,也毁了他经营了23年的贞观王朝。
[img]423504[/img]
虽然他是李唐王朝的第二位皇帝,但他凭借出色的勇气和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成为了这个巨大帝国的实际创始人。面对父亲的怀疑和兄弟的嫉妒,无奈之下,他发动了血宫墙的“玄武门之变”。在解除了兄弟的迫害和威胁后,他强迫父亲退位,这样他才能真正控制这个渴望已久的政权。
从他成为皇帝的那一刻起,他就一直牢记隋朝死亡的教训,接受建议,任命人才,实施“与人民休息”的政策,从不过分驱使人民。俗话说:“民,水也;君,舟也。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并且要时刻警告自己,以免重蹈隋亡的覆辙。他在朝野广开言路,贞观一生向著名大臣魏征进行了200多次建议,在整顿官治、提高政府效率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李世民对人才的任用也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对于出身贫寒但真才实学的贫困儿童,他们大力提拔(如马周),充分利用人才,最大限度地优化政府各部门的结构,在贞观一朝的繁荣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img]423505[/img]
李世民的民族政策一直受到子孙后代的赞扬。压制和使用的策略使唐朝在他的治理下扩大了领土,最终奠定了“汗流浃背”的神圣威严。在开放的态度下,创造了“万国来朝”的辉煌繁荣时期。到目前为止,唐朝文化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就是说,它开始了。
作为封建皇帝,李世民可以被称为杰出的政治家,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皇帝也会犯错误,错误会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在他统治后期,他逐渐满足于自己创造的“繁荣时期”,开始讨厌官员的建议,然后开始奢侈的生活,开始为自己建造宫殿,但也鼓励了社会氛围的腐败。而迷信天象,民间有传言说:“唐三世之后,有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忧心忡忡,四处寻找消除威胁,使左武卫将军、武连县公李君羡成为不必要的受害者。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他曾经鄙视秦始皇和汉武帝对神仙艺术的痴迷和对仙药的肆意追求,在统治后期也陷入了这样一个历史上的“怪圈”。
[img]423506[/img]
贞观21年(公元647年),李世民再次患上“风病”,修翠微宫疗养病情有所好转。然而,贞观22年(公元648年),大臣王玄策为他献上了一个天竺僧人,轻信他的诱惑,命令他修炼长生不老的“仙药”。供应他的衣食后,满足了他要求的各种珍贵“原料”。然而,当天竺僧人炼制“仙药”时,吞食后的李世民不仅没有“羽化登仙”,而且还死了,抛弃了他的帝国,放弃了西方。今年是公元649年,距离他登上皇位只有23年,而此时的他,年仅52岁。面对身后壮丽的大唐河山,他再也无法指点江山,跃马扬鞭,而陪伴他的,只有昭陵那嘶鸣长空的六骏。
唐太宗李世民吃丹药而死。李世民活了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