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是一代贤相,后人评价很高。当时皇帝宋太宗赵匡义认为,就气量而言,不如吕蒙正。@ 同样是北宋的欧阳修后来评价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宋史》也称赞他“质厚宽简”,逐字解释简单、诚实、宽容、不苛求。
[img]422717[/img]
图片来自网络
所谓慷慨,就是待人宽容,这是一个人优雅的体现,用在一个高官身上就是“宰相肚子里能撑船”。吕蒙以慷慨为宰相有很多事实依据。宋太宗曾问吕蒙正哪个官员适合出使辽国。皇帝不同意吕蒙推荐一个人。第二天皇帝再问,吕蒙正还是推荐这个人,皇帝又否决了。没想到第三次问,吕蒙正还在呈现的文件上写着这个人的名字,太宗气得把文件扔在地上。
皇帝说吕蒙太固执了,他回答说皇帝无法理解。他还说,他推荐的官员是可以使用的。其他人不如这个人。他不想奉承别人,盲目听取别人的意见,这会耽误国家事务。这句话指责皇帝意义重大。当时,朝廷官员吓得一句话也不敢说。后来,事实证明,吕蒙正推荐的人确实很正确。太宗叹了口气:“我不如蒙正。”
1994年,有一部电视剧叫《东方小故事》。每一集都讲述了中国历史上一些具有高尚品德的古代或现代名人的故事。其中一集叫《蒙正气度》,说明吕蒙以慷慨为宰相是历史公认的事情。
[img]422718[/img]
图片来自网络
在中国四大名为《三国演义》中,写下了孙权杀害吕蒙将军的整个过程:吕蒙在江陵打破了关羽,原本打算杀死关羽的父子。然而,孙权害怕在杀死关羽后,孙刘之间的联盟会崩溃,并命令吕蒙不要杀死关羽。但是吕蒙没想那么多。他以为威震天下的关云长现在就在自己手里。他怎么能这么轻易地让他走呢?于是他不顾孙权的命令杀了关羽。孙权听后大怒,便痛下杀手杀死了立下赫赫战功的吕蒙。但这并非真正的历史,历史上吕蒙是因病去世的,而不是被孙权杀死的。
说到这件事,我们必须从吕蒙白衣渡江开始。当时关于洪水七君,俘虏了曹魏大将于禁,杀死庞德,一时成名。这时,吕蒙向孙权写道:关羽在攻打樊城时留下了许多守兵,一定是怕我们偷袭他后面。我可以假装生病,然后一些士兵和我一起回到都城建业。关羽知道后,一定会集中全部兵力攻打襄阳。那时,我们可以从水路进军,偷袭他的空虚,同时也可以夺得南郡,俘虏关羽。
[img]422719[/img]
图片来自网络
于是孙权按照吕蒙所说的行动,关羽果然中计,将全部兵力逐渐转移到樊城。此时关羽缺少兵粮,甚至强占东吴在湘关的粮食。于是孙权派兵偷袭关羽,他任命吕蒙为大都督,将精锐埋伏在商船上,让下属穿着白衣伪装成商人进军江陵。江防蜀君中计,全部俘虏。就这样,吕蒙率军获得了长期被蜀君占领的荆州。另一方面,关羽前后退路被切断,走投无路,最终被潘璋的司马忠俘虏,与儿子一起斩首。
取得巨大胜利的吕蒙被孙权命名为南郡太守,并奖励了他大量的黄金和玉石。吕蒙坚持不接受。出乎意料的是,在中国,吕蒙的旧病突然复发。虽然孙权尽力找医生为他诊断和治疗,但胜吕蒙最终死于疾病,享年42岁。
说孙权根本杀不了吕蒙,这只是《三国演义》作者对历史的曲解。
贤相吕蒙的真正死因:真的是被孙权杀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