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太监,明朝真的有很多太监。想告诉你的是著名的太监刘瑾。刘瑾公元1451年出生于陕西兴平。他死于公元1510年。他的姓是为了谈话。后来,他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所以他改了刘顺的姓。后来,刘瑾顺其自然地净身入宫,成为太监。他的结局是什么?我听说死得很惨。
早年,刘瑾并不是很优秀。他只知道自己后来当值犯了一个错误。洪治年间被赦免后,被派去侍奉王子朱厚照。跟随朱厚照后,刘瑾开始走向人生巅峰。
[img]418794[/img]
刘瑾知道皇位迟早会传到朱厚照手中,所以他非常小心地为王子服务,到处迎合和取悦王子,赢得王子的信任。王子当时只有十几岁,还是个年轻的孩子。他默默地记得别人对他的好处。此外,刘瑾是一个亲密的人,总是和朱厚照在一起。当然,他们之间培养的感情是别人无法比拟的。
洪治18年,明孝宗因病去世,王子朱厚照为明武宗顺利继承王位。明武宗继承王位,为他服务的近人可谓鸡犬升天。当时,包括刘瑾在内的八个人受到了明武宗的青睐。八虎有太监刘瑾、张勇、谷大用、马永成、丘聚、罗祥、魏斌、高峰,其中刘瑾是“八虎之王”。
八虎受到武宗宠爱后,傲慢霸道,逐渐产生了专权擅政的想法。因此,在刘瑾的领导下,八虎到处引诱武宗玩游戏,如打球跑马、带鹰抓兔等。明武宗是一位爱玩的皇帝,对复杂的政事没有太多的想法,刘瑾等人一拿出新的东西,武宗很快就会沉迷其中。此时,刘瑾将政事带到武宗审批。武宗正在玩的兴起,哪里有时间去处理这些事情,往往是让刘瑾自己看着做,不要用这些事情来打扰他。通过这种方式,刘瑾逐渐掌握了权力和内阁,导致大臣后来听从了太监的指示。现在很多关于明朝历史的小说电视剧都会涉及到这样的情节,其中最著名的是畅销小说《回到明朝当王爷》。对这类事件有详细的描述,虽然大部分都是作者自己的想象,但也算是贴近史实。
[img]418795[/img]
明武宗爱玩,被宦官蛊惑,甚至国家朝政都交给了掌印太监。大臣们在哪里能看到过去?于是纷纷上书明武宗,劝他把注意力集中在朝政上,不要一心宠爱刘瑾。一开始明武宗听不进去,直到后来被告知天象变了,上帝在警告他,武宗才正视这件事。明武宗原计划将刘瑾贬至南京。当然,大臣们不想这样原谅刘瑾,所以他们秘密计划与当时首都的主要官员合作,准备第二天建议武宗杀死刘瑾。这件事计划得很好,但是中间有一个错误,就在官部尚书焦芳身上。焦芳得知此事后,当晚把此事告诉了刘瑾。于是刘瑾当晚召集了七虎,连夜到武宗面前哭诉求情。想到他们以前照顾过的旧情,武宗竟然赦免了他们。从那以后,司礼监、东厂、西厂也让他们分别负责。
司礼监当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宫官署,有一个掌印太监,八到九个持笔太监。当时的奏折要先送内阁审核,讨论后再送皇帝审批。有时候皇帝不想处理政治事务,所以他会让司礼监的太监写笔记。刘瑾掌握了司礼监,这意味着他们有权篡改诏书。这也是刘瑾逐渐掌权的重要一步。从那以后,刘瑾用这种手段排除异己,获得了权利。
获得权利的太监,专权擅政,作威作福,鱼人,刘瑾甚至获得了“立皇帝”的称号(明武宗为“坐皇帝”)。
[img]418796[/img]
公元1510年,太监张勇利用平定安化王叛乱后的献俘机会,向武宗揭露了刘瑾的罪行,揭露了刘瑾的十七大罪行。武宗不禁大吃一惊,命令逮捕和审问刘瑾。然后从他家里发现了数百万金银,还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明武宗大怒,立即判处极刑。最后,刘瑾被凌迟357刀杀死,从他身上割下来的肉,被他迫害的人买去吃,一文钱一片。
太监刘瑾下场怎么样?被凌迟处死,切成3000多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