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年间,山东出现了一群流寇,两百年后施耐庵写的一部《水浒传》闻名千古。他们的首领是著名的宋江。
据《宋史》记载,宋江在河北工作,共有36名核心领导人。然而,他们并没有以水泊凉山为基地,而是到处游击。他们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前往河北、山东、湖北和江苏,骚扰了十多个县。战斗勇敢,宋朝各地官方武装力量薄弱,不可战胜,一度让政府头疼。
[img]411054[/img]
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政府曾派淮阳军镇压土匪,但宋江非常机警。当他遇到正规军时,他逃跑了。转了一圈后,宋江和他的团队跑到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在那里他们抢劫了十几艘大船,瓜分了船上的财产。
海州知州的张叔叔已经听到了这个消息,知道宋江已经来到了他的地上,所以他派人询问,终于知道了这群人驻扎的准确地点。所以他招募了1000多名士兵,并在附近伏击。然后安排少数人分成两支队伍,一支队伍出海引诱宋江,另一支队伍在沿海伏击。宋江一群人看到官兵很少,立即开船追捕。
官兵退到岸上,宋江一群人也跟着弃船登陆。这时,埋伏在岸边的官兵冲上宋江的后路,烧毁了宋江掠夺的所有船只。宋江军队士气松懈,战斗力大大降低。1000多名官兵看到了火灾,并迅速投入战斗。宋江被打败了,甚至他的副手也被张叔叔的马杀死了。在这种情况下,宋江被迫向官兵投降。
由此可见,宋江是兵败,走投无路,向政府投降,而不是像《水浒传》所说,宋江主动向政府请求招安。
[img]411055[/img]
到目前为止,宋江在《宋史》中的记载已经结束。在野史上,有人说宋江投降官府后,被朝廷安排攻打方腊,军队损失,将军折将,宋江自己也被杀。《水浒传》的后半部分是根据这个传说写的。还有人说,宋江投降张叔夜后,当时所有头目都被张叔夜杀死,36人被埋在白虎山。
这些说法没有根据。后人只能猜到宋江的结局。直到1939年,一座墓碑被发现,后人才隐约看到了宋江的最终目的地。
1939年,一位名叫北宋将军的墓碑被发现,墓碑上的墓志铭描述了将军的一生。其中一段写道:“方腊的叛乱是以第四将军为基础的,所有人都利用人才互相推动公众,公遂率领三将军。奋然先登,所有的学者都用自己的生命,所有的小偷都会被抓住,搬到武术节医生身边。班主过国门,用御笔捕草寇宋江,不超月,继获,迁武功医生。”
这段话写得很清楚。当时,折可存参与了征收方腊的军事行动。方腊被消灭后,当折可存返回北京恢复生命时,他遇到了宋江的叛乱,然后折可存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才平息叛乱,抓获了宋江。
[img]411056[/img]
宋江投降张叔叔的夜晚发生在宣和三年二月,而方腊的失败发生在同年八月。也就是说,宋江投降张叔叔半年后,不知怎么的,又反叛了,最终被折可存击败,我又被俘了。
宋江被俘后,没有解释可折可存的墓志铭。按照常理,只能是死路一条。至于宋江为什么降而复叛,成了千古之谜。
事实上,宋江的团队只是一个侵略者,这与方腊的大规模起义无法相比。因此,宋朝的历史对他来说并不多,宋江起义的影响也不像《水浒传》所写的那样对政府有很大的影响。后来,野生历史笔记小说的渲染使黑三郎今天的形象高大而伟大。
主动招安还是被迫投降宋江的最终结局是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