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人们对明朝中期的明神宗朱义军,即著名的万历皇帝,往往有很坏的印象,认为这是一个沉迷于葡萄酒,完全忽视政府,消极懒惰的皇帝。有些人甚至把明朝灭亡的责任归咎于万历,以至于有一种说法是“明朝死亡,真正死于神宗”。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万历皇帝连续28年创造了不上朝的纪录,可以说是古今第一人,但据此可见,万历是一个懒惰的皇帝显然是不可靠的?你知道,上朝的政治调查只是皇帝治理国家的一种形式,也是一种非常不重要的形式。
[img]402521[/img]
大多数时候,明朝实行内阁制度。内阁辅臣查阅奏章后,为皇帝起草批复意见,然后向皇帝报告。如果皇帝同意内阁的意见,他将被命令使用红字进行批准。如果他不同意,他可以退回奏章,或者扣留它不发放(所谓的留下来不发送)。
因此,明朝皇帝治国最重要的方式是与内阁的互动和文字交流,制定各种治国战略、战争战略和官员的任免。皇帝见不见大臣并不重要。有时我甚至认为皇帝看不到大臣,只从他的话中判断,可以更清楚地理解官员的能力和行为。若见面,则更容易受到外貌、举止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反而会影响判断的准确性。
万历皇帝确实很久没有上朝了,但他并非不工作。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发生在万历不上朝期间。其中,在宁夏之战中,明军战胜了叛乱的蒙古人;在朝鲜之战中,明军战胜了入侵朝鲜的日本人;在播州之战中,明军战胜了苗疆叛乱的土司。三场战役震惊了明朝,稳定了明朝的领土,稳定了中国在东亚的主导地位。这些胜利离不开前线士兵的血腥斗争,也离不开万历在皇宫的积极规划和部署。
[img]402522[/img]
三次征后,万历仍在努力治理国家。从《明实录》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万历的各种表现。他惩罚了懒惰的官员,调整了控制,改善了税收制度,主持了水利工程建设,整理了盐,加强了明朝在东北边境的管理,并积极组织了救灾行动。我们可以看到,万历皇帝只是没有上朝,但他从来没有放松过国家事务。
从上面可以看出,万历不是一个懒惰的人,但他几十年不去朝廷真的很少见。为什么?1958年的一次考古发掘揭示了万历不去朝廷的真正原因。当时,考古队探索了明朝十三陵中万历皇帝的定陵,自然从陵墓中出土了大量文物。当时,万历皇帝的遗骸也被检查出来,发现万历和两位皇后的尸体已经腐烂,骨架完整。
万历皇帝的遗骸很奇怪。他弯下腰躺着,右腿卷曲。经检查发现,万历的右腿明显比左腿短得多。由此可见,万历皇帝一直是残疾人,强行行走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万历根本不去早朝,一辈子都把自己关在宫里。
[img]402523[/img]
从历史资料来看,万历皇帝也多次表示腿部疼痛和头晕。从万历遗骸来看,皇帝真的没有欺骗。然而,令人矛盾的是,尽管万历多次透露腿部不适,但公务员集团似乎并不买账。他们总是认为这就是万历懒惰的原因,所以他们多次责备皇帝。即使在明朝灭亡后,他们仍然把明朝灭亡的责任推到万历头上,这真是无耻。
万历长年不上朝,原来是因为生理残疾不是他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