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祖父万历和兄弟天启相比,崇祯非常不幸。登基前的17年是一个人成长和学习最重要的阶段。然而,大多数时候,他不是王储,而是住在宫殿外的信王。崇祯既没有机会向像张居正这样的大政治家学习,也没有机会咨询像孙承宗这样的牛皇帝。可以肯定地说,崇祯从未接受过完整优越的皇家教育和监督
。他对治理国家的方式和历史知识了解不多,对治理国家的概念了解不多,这也是他悲剧的重要起源之一。
[img]402464[/img]
崇祯上台后,阉割党设立的工商税被废除后,东林党和江南乡绅都很高兴,但帝国没有钱,北方官兵缺乏工资。他们怎样才能赢得战争?直接导致后金战争频繁失败,后期关键松锦战争惨败,明军精锐丧失。帝国总是要想办法没钱,于是开始不断加征三薪。北方不断发生自然灾害、干旱和雪灾,但他派军队到贫困交加的西北地区征税。这不是强迫西北人民起义造反的节奏吗?在这两点上,他真的比不上他的兄弟天启皇帝。
[img]402465[/img]
国内农民起义军越来越大,关外的皇太极时不时骚扰。双方攻击的主要任务是压制小偷,拒绝囚犯。当然,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将军,使用好人。崇祯就业的想法很奇怪。他不看利弊和才能,而主要依靠忠诚的个人喜恶。崇祯一上台,第一任军事部门的书就是阎明泰
,阎鸣泰在后金的战斗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被皇家历史报道为魏忠贤党。崇祯立即将其分配到边境,再也没有回来。作为一个皇帝,如何选择一个任能的人?
[img]402466[/img]
崇祯是一位勤俭节约的皇帝,但他也是一位脸皮薄、爱面子、不耐烦、刻薄寡恩、怀疑多疑的皇帝。如果他不折腾,那没关系,但他非常喜欢折腾。然而,当帝国领导人折腾时,人们将不可避免地遭受痛苦,最终失去人民的心。崇祯看起来真的很勤奋,但他不知道的是,正是他自己埋葬了明朝。
崇祯这么勤政,为什么明朝还是亡国?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