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登基之初,他只是一个娃娃皇帝。政府基本上掌握在他父亲顺治留下的四位辅政大臣手中,即苏克沙哈、遏必隆、鳌拜和索尼。当时,8岁的康熙几乎什么都依赖他们。直到14岁以上,他有能力独立处理政府,他才逐渐有了摆脱四位辅政大臣的想法。
[img]401460[/img]
说到权力,总有一种魔力。人一旦尝到了掌权的滋味,就不那么容易让他放权了。@ 顾命大臣之间发生了内斗。当时索尼因为年纪大了,不久就去世了。苏克沙哈在政治斗争中输给了鳌拜,被判处极刑。遏必隆害怕鳌拜的威望,选择依附鳌拜。因此,很明显,只有鳌拜是四个人中唯一一个阻止康熙掌权的人。
在小庄的帮助下,虽然康熙的翅膀越来越丰富,但归根结底,他只是个孩子。鳌拜是谁?清朝入关前,他跟随皇太极在战场上战斗。他一路克服困难,用无数人的骨头喋喋不休。他可以说是权臣中的佼佼者!扳倒他不容易吗?但康熙真的做到了,没有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img]401461[/img]
康熙八年五月(1669年),康熙秘密召集身边的少年侍卫,将鳌拜骗入宫中,一举生擒。然后他立即命令王大臣连夜审讯鳌拜。大臣们审实后,立即宣布了鳌拜30项罪行。根据清朝的法律,他们应该被处以革命和斩首。
霸气多年的鳌拜终于以革职抄家告终。然而,没有人认为康熙后来没有处死鳌拜,只是把他囚禁在监狱里,直到他死了。
[img]401462[/img]
需要注意的是,康熙自政以来,处处受到鳌拜的限制。苏克沙哈的死加剧了君臣之间的矛盾。康熙应该恨鳌拜是合理的。扳倒他后,为什么不干脆斩草除根,杀得快呢?
据史书记载,鳌拜入狱后,康熙去探望。人在牢里的鳌拜吃不饱,衣衫破烂,露出身上的伤疤。这些都是他跟随皇太极驰骋战场,为清朝取得巨大成就留下的印记。康熙看到后,心里受不了,于是下令:“读了很久,立了战功,借了死,没有拘留。”
由于康熙的仁慈,鳌拜可以安全地死去,避免了不同地方的结局。由此可见,康熙心胸开阔,对待政敌比儿子雍正善良得多。
为什么康熙皇帝关门扳倒鳌拜后不斩草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