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揭秘:崇祯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就是杀了魏忠贤

明朝宦官的专权在世界上是罕见的。朱棣时期,司礼太监被重用,太监的权力越来越高。后世皇帝临朝不出,太监成了皇帝身边唯一的近侍,独揽大权,历代首辅都无法比拟。明朝时期,重用大太监魏忠贤,大喜功,肆意改革,党同伐异,清流之士沉默不语。至于崇祯凌迟魏忠贤在菜市,百姓拍手称快,莫不感叹皇帝的圣贤。然而,有人说,这样一件激动人心的大事是明朝灭亡的导火线

[img]399164[/img]

崇祯皇帝最大的错误之一就是杀死魏忠贤,重用东林党人。临死前,明朝宗特别告诉崇祯,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人即将死亡,其言也善。朱由校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对魏忠贤给予了如此高的评价,这与个人个人感情混杂在一起,但最重要的是他意识到魏忠贤在处理“大事”方面的清醒和果断,特别是在维护大局、知人善任、奖惩分明的关键问题上,在关系到民族生死存亡的政治立场上,他表现出了深刻的正义和远见。

公平地说,为了巩固个人权力,魏忠贤有党同伐异、残忍恶毒的罪恶一面。然而,从他曾大胆利用辽阳战败后遭受诽谤的熊廷璧来看,宁锦一战中无法退缩的袁崇焕并没有偏袒或果断地放弃自己的个人感情。抛开私人抱怨、违背自己的意愿推荐赵南兴、孙承宗等诸多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他仍然关心和强调原则。魏忠贤主政期间,国内形势良好,辽东局势稳定。这种能力、勇气和成就应该得到认可和肯定。

[img]399165[/img]

崇祯即位时,海内难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关外清兵虎视眈眈。在这种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朝廷迫切需要魏忠贤这样一个“有能力的人”,他有处理军国大事的经验,掌握动荡时局的能力。虽然他无法扭转国势衰退、积重难返的败亡趋势,但他不会在短时间内崩溃。然而,崇祯为了整顿内政,平息民愤,报仇雪恨,独掌大权,通过朝廷文武大臣的“倒魏”怒潮,彻底消灭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

崇祯十七年3月14日,也就是他在煤山上吊自杀殉国前的第五天,崇祯在绝望中听到太监曹华春说的“忠贤若在,时事不会到此为止”,终于明白了皇兄临终前强调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的深刻含义。国难当头,非常时期,个人恩怨和个人私欲应该暂时放一放吗?毕竟,国佐永存,无论何时都是最硬的道理。在醒悟的同时,也让无法回天的崇祯在精神上彻底崩溃。埋葬魏忠贤遗骸不仅是对魏忠贤价值和成就的重新肯定,也是对他17年执政生涯的全面否定。魏的权力在最后一刻从未反叛过。如果魏当时放手一博,也许历史会被改写。

[img]399166[/img]

仔细看这里,不知道心里有什么滋味。纵观魏忠贤的一生,大奸大恶。他所做的大部分事情都是为了自私,知人善任,史书记载很少。他改革了第一只老鼠,日夜改革,人民苦不堪言。他命令反腐败,但他收受了巨额贿赂。这一切怎么办?恐怕在李自成起义之前,魏忠贤将继续处理政府。明朝已经死了。


揭秘:崇祯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就是杀了魏忠贤揭秘:崇祯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就是杀了魏忠贤

,,,,,,,,,

  • 福王朱常洵是怎么死的?朱常洵生平事迹简介
  • 朱常洵,是明神宗朱翊钧的第三个儿子,生母是明神宗宠妃郑贵妃,明光宗朱常洛是其异母兄长。明光宗朱常洛的母亲王恭妃原本是...

  • 从暴发户到阶下囚的明朝将军石亨:石亨是怎么死的?
  • 渭南人石亨(-1460年)。明朝将领,官至太子太师,封忠国公。 早年抗击瓦拉,颇有战功。后来景泰八年(1457年)发动夺门之变,拥...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纵欲时代:明朝历史上最难得的模范夫妻?
  • 明朝是一个纵欲的时代。朱元璋开国以来,发动了建妓院、增税的“革命”,鼓励土豪劣绅召妓嫖娼。从此,明朝进入了放荡放纵的时...

  • 王阳明心学大师的背后:几个儿子争夺遗产
  • 说到王阳明,很多人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事实上,这个人的高成就不再被描述为“伟大”,而是直接进入了“圣人”的领域,不仅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