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的定义是由植物纤维制成的非编制物,可以任意折叠书写。
纸张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现在发现的最早的纸张出现在西汉初年。2200多年前,纸张的发明结束了古代简单复杂的历史,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和传播。
[img]397695[/img]
最早的纸
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进的纸被认为是现代造纸术的鼻祖。
[img]397696[/img]
蔡伦
所以战国时期没有纸,连纸的概念都没有。西汉时期确实有纸,但还是很粗糙,没有大规模写作。
司马迁的《史记》也写在竹简上,我们来看看司马迁写的赵括的故事:
赵括从小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奢侈不能难,但不是善良。括母问奢其故,奢说:“兵,死地也,括易言之。使赵不会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必括也!而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说:“括不能使将。而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说:“括不能使将。王说:“为什么?“对话:“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耳食者十多人,朋友百多人;国王和宗室奖励的人都给了军官和士兵,在他们被命令的那一天,他们不问家事。今括一旦是将军,东向而朝,军官不敢仰望,王所赐金丝,藏在家里,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以买到。为什么王以为是他的父亲?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说:“母亲置之,我已决定。括母因说:“王终遣之,如有不称,妾得无随坐?”王许诺。
赵括既代廉颇,更加克制,容易入伍。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假装被打败,绝其粮道,将军队分为二,士卒离心。40多天来,军队饿了,赵括出锋自搏,秦军射杀了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人降秦,秦悉坑。
[img]397697[/img]
长平之战
@ 即使司马迁没有提到“纸上谈兵”这个说法,“纸上谈兵”这个成语也不可能是当时对赵括的评价。
1、那“纸上谈兵”是如何成为赵括的“专属成语”的呢?
纸上谈兵的说法一定是纸广泛使用后发生的事情。
明朝刘三武的《湘南杂咏》曾记载:派使去帝京多年,叫计事真情。鄂垣只有湘南,朝野还夸纸上兵。诸城就像唐末一样。谁是李长城?山河依旧如水,忧听寒鸦的夕阳。
这大概是第一个提到纸上谈兵的文字。
直到清朝,“纸上谈兵”才正式成为成语,但意思只是指书生用兵,空谈理论,与赵括无关。
所谓赵括纸上谈兵的最早记载,应该是林汉达版《上下五千年》第40节《纸上谈兵的赵括》。
[img]397698[/img]
上下五千年
林汉达版的《上下五千年》广为流传。后来《现代汉语词典》明确定义了这个成语在长平战争中的来源。从那以后,纸上谈兵开始指赵括。
@ 用“纸上谈兵”来说,赵括应该只是上个世纪,没有多少年。
2、赵括真的只是纸上谈兵吗?
事实上,赵括是“成王败寇”的受害者。
公元前260年,秦赵与长平作战,赵王启用赵括前对他进行了调查,赵括还表示,只要秦将不是白起,其余的都有胜算。
但秦军名义上的统帅是王米,其实是白起。
[img]397699[/img]
赵括输给了白起,没有冤枉
赵括运气不好,第一次当教练遇到绝世名将——杀神白起。
当时,白起处于巅峰状态,得到了秦国的全国支持。虽然赵括曾多次担任参谋,但战长确实是他当教练的第一场战斗。
长平之战持续了两年,成为秦赵两国综合国力的竞争,赵国之败不仅仅是赵括无能, 但是白起太强,秦国太强。
[img]397700[/img]
赵括
赵括在断粮40多天后仍能维持军纪,仍有余力发动有组织的突破,直到他自己在那里 在突破过程中被射杀 。古往今来的名将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有多少?
如果赵括没有被射杀,长平之战的结局会不会不一样?历史上没有如果,但我觉得用“纸上谈兵”指赵括太不公平了。
为什么战国无纸说赵括【纸上谈兵】?赵括真的没有实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