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心很难猜测。在皇帝的脚下工作终究是一项危险的工作。前面是皇帝周围的红人,后面是九族。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他是明朝的开国英雄。他是朱元璋第一个获得免死金牌的人。然而,他最终没有逃脱被杀全家的命运。这个人是韩国公李善长。
[img]397404[/img]
李善长是明朝“开国六公”中排名第一的韩国公。其他五人分别是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魏国公邓愈和郑国公常茂。李善长很早就投身于朱元璋的幕后。他与朱元璋战斗,出生入死,为朱元璋提出建议。他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堪比汉代宰相萧何。
因此,朱元璋成立明朝后,为了表达感激和信任,首先授予李善长免死金牌。当时,免死金牌被称为“丹书铁券”。只要持有这张优惠券的英雄不犯大罪,其余的都可以原谅和免除死罪。此外,李善长的金牌可以两次免除死罪,一次有机会免除后代的死罪。可以看出,朱元璋此时仍然非常重视李善长。
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洪武十三年来,洪武四大案的“胡卫庸案”爆发,朱元璋怒不可遏,大开杀戒。宰相胡卫庸在被株连九族杀害的同时,皇家历史医生陈宁、中成涂节等人都被杀害。在这种情况下,有3万多人在株连前后被杀害,这可以说是血腥的。
[img]397405[/img]
这时,李善长也惹上了麻烦,要知道胡唯庸是凭借李善长的推荐才成为宰相的,而且两人还是老乡,关系不好那是不可能的。胡伟庸案爆发时,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的父子也参与其中。朱元璋在李善长的脸上下令免除死刑。然而,出于某种原因,李善长并没有向朱元璋表示感谢,这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满。洪武23年爆发,虽然李善长76岁,但朱元璋仍以胡伟庸案的名义,70多人以“知逆谋而不举”、“大逆不道”等罪名被处死,但临安公主夫妇(即朱元璋长女、李善长子夫妇)及其子女在被赦免死罪后流放江浦。
事实上,早在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和李善长的关系就注定要分裂。李善长一直主张朱元璋要向汉高祖刘邦学习,善用人,不乱杀人。为了保证政府的清洁,朱元璋还在反腐斗争中杀害了许多真正有才华的清洁人才,这是李善长不想看到的,再加上胡伟庸案等原因,两位相互成就的君臣关系逐渐破裂。
他是第一个被朱元璋授予免死金牌的人,被下令杀害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