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著名将军王健,有老谋深算,被封杀,最不为人知的司马错将军。如果你想说秦国的第一名将军,那一定是司马错。司马错一生参加了两场战争,一场是灭蜀之战,一场是攻楚之战。他在历史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是最不出名的英雄。
司马错是秦国第一位将军
[img]395009' />
司马错是秦惠王时期的将军。他在战国时期很有名,但到目前为止,很少有人知道。历史上很少有人能流传下来,很少有人能记住。司马错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司马迁的八代祖先。他一生只打了两场战争,一场是灭蜀战争,一场是攻楚战争。
[img]395010' />
司马错的灭蜀之战在历史上非常有名,但当时他并没有受到重视。两场战争结束后,他并不出名。如果秦国第一名将军被选中,王健的老谋深算,白起的战神本色,无疑得分不少,但有司马错这样的名将,战功并不耀眼,战场上的战斗也不是主任,但他是一位战略大师,帮助秦国统一国家。
[img]395011' />
不用说,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灭楚平赵,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至于白起,他是古今第一个杀神。从秦孝公八年(公元前三五四年)到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二五六年),100多年来,秦军杀敌总数超过130万,白起一人安排了92万。
一生战绩显赫
[img]395012' />
尽管如此,如果我们想投票给秦国的第一位将军,我们仍然必须投票给被遗忘的一位:司马错了!它的价值后来才显现出来。当时,秦国南部的偏远腹地有两个蛮夷国家,一个是蜀国,一个是四川,一个是巴基斯坦,另一个是重庆。秦惠文王时期,这两个国家发生了战争,互相攻击。两国都派使者到秦国寻求帮助。
[img]395013' />
事实上,秦惠文王早就有吞并蜀国的意图,但由于蜀道的困难,很难进攻。此时,东方的韩国也派兵入侵秦国。秦惠文王一直犹豫不决,不知道是先灭蜀还是先攻韩。首相张毅主张先攻韩,将军司马错主张先灭蜀。
[img]395014[/img]
张毅的判断是占领三川县,开辟宜阳路,威胁周天子完成霸权。至于蜀国,它只是一个西方偏远的小国,不值得伤害人民和金钱来攻击它,这对秦国的霸权没有帮助。司马的错误判断是,如果秦国想统治它,它必须首先加强国家和人民的财富,扩大领土,增加财富,并首先摧毁蜀国。这样,秦国吞并蜀国后,扩大了领土,增加了财富。
[img]395015' />
如果你去攻打韩国劫持周天子,你不仅不能获得任何利润,而且背负着不仁不义的坏名字。而且,周、韩自危,必然会联合齐、赵共同抗秦。所以攻韩是失策,伐蜀是万全之计。秦惠文王听后觉得司马将军的错误完全合理,于是派司马带兵攻打蜀国。司马错成功摧毁了蜀国,然后乘胜摧毁了巴国,使秦国的领土扩大了近一半,人口增加了三分之一。
[img]395016[/img]
公元前310年,蜀相陈庄叛秦,司马错率军平定蜀乱,杀死陈庄,被命令镇抚蜀国,为秦国奠定了真正的后方。在秦统一六国的过程中,他不断为秦国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为秦国的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
[img]395017' />
司马错和张仪在秦王之前的公元前316年开始争论。如果司马错在这个时候20岁,那么司马错在前280年也是一个56岁的老人~~@ 即使司马错是宣太后的亲党,在宣太后死时(前265年),司马错也可能早已作古。这样一位战功显赫的将军,在有生之年并没有经历过“政变”(昭襄王即位时,估计司马错是同意的,否则不可能从秦武王顺利过渡到昭襄王)。昭襄王时期,司马错死亡的概率相当高。
在他之后,他是秦统一六国最大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