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393735[/img]
流行的虎啸龙吟,让我们对司马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让我们一起挑选他的历史经历
[img]393736' />
司马懿(179-251年9月7日[1]
),河内县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字仲达。他是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也是西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曾任曹魏大都督、将军、太尉、太傅,是辅助魏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后期成为掌控魏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平定孟达反叛,击退诸葛亮进攻,平定匈奴,最著名的战绩就是以少胜多,平定辽东。
他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是平定辽东。公元239年,司马懿率领4万军队与辽东作战。在一年的时间里,他终于收复了辽东半岛,辽东半岛被分割了48年
[img]393737' />
黄巾起义后,各种势力争霸,世界陷入军阀分离的局面。其中,公孙占领辽东,成为魏、蜀、吴以外的另一股势力。在辽东四代君主中,公孙渊是最雄心勃勃的一位。最后,他的野心破灭了辽东。公孙渊利用三国对峙的局面,在魏、吴之间相遇,从而坐在渔民旁边。此时,孙权也正好利用辽东对曹魏的战略威胁。这时,公孙渊只想在辽东称王称霸,自立成国。然而,曹魏一心对抗吴蜀,却无意对抗辽东。直到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蜀国才不会再攻打魏国。然而,吴国刚刚经历了一场战败,不足以构成威胁。魏国终于可以空手攻打辽东,拉开战幕了!
[img]393738[/img]
238年正月,司马懿率领4万军队与辽东作战,到达辽东后,司马懿两次以少胜多,击败辽东军队。辽东军队不得不坚守襄平城。司马懿知道兵少粮多,而城里兵多粮少。因此,他盘踞在城外,军队围困襄平。辽东军队的粮食供不应求,最终上演了人吃人的场景,军心松懈。司马懿终于轻松占领襄平城,彻底收复辽东。但城破后,司马懿屠杀了城中7000多名15岁以上男子。公孙渊所任公卿以下2000多名官员全部斩首,将大批人迁至中原。辽东几十年来积累了一夜之间的灭亡。屠杀城市的残酷手段是别人说的。
[img]393739[/img]
司马懿从那以后就更出名了。然而,正是这一举动使辽东东部的高句丽利用这一趋势崛起。辽东破裂后,无拘无束的高句丽逐渐成长,经常攻击魏国边境。幽州刺史无丘节不得不从幽州开始征计。虽然高句丽成功击退,但无法继续控制,边境无法平静。隋朝时,高句丽拥有500万人,成为东北亚大国,成为东北边境的主要隐患。杨迪皇帝不得不动员数百万军队进行三次征伐,但屡屡战败。直到后来的唐朝经历了李渊、李世民、李治三代皇帝,50年来,高句丽终于在公元668年彻底灭亡,消除了这一边境问题。
[img]393740[/img]
司马懿的名声毁灭始于永嘉之灾。他的不道德后代互相残杀,战斗不断。南方的东晋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世家大族的控制。司马懿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逐渐下降。此外,司马家族后来篡夺了王位,历史上对司马家族的评价并不高。虽然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最终的成就相互抵制
司马懿留下了这个残局,把唐朝的三位皇帝搞得焦头烂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