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许多带兵作战的将领为了展示自己的成就,会做一些特殊的事情来记录自己的荣誉。例如,汉代著名将军霍去病多次深入漠北,犁庭扫穴。匈奴闻到它的风很害怕。霍去病一直击中匈奴狼居徐山。霍去病在这里停顿了一会儿,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祭天仪式来赞美大汉的威德。然后他继续追逐匈奴,直到今天的俄罗斯贝加尔湖才回到朝鲜。此后,封狼居胥也成为武将的最高荣誉之一。
[img]391990[/img]
东汉窦宪两次攻破北匈奴。第二次与匈奴作战时,他一举把北匈奴的巢从北方掉了下来。从那时起,北匈奴就消失了,再也没有出现在北方的草原上。为了记录自己的成就,窦宪在击败北匈奴后登上匈奴的燕然山,刻石记功。这就是成语“燕然勒石”的原因。
元代张弘凡灭宋后,也效仿古人在一块巨石上刻七个字来记录自己的功劳,但一个学者又加了一个字,意思都变了,赞美也变成了自己的耻辱。
[img]391991' />
易州定兴人张弘范(今河北保定),父亲是元朝名将张柔。张柔在蒙军南下中原时,聚集了成千上万的亲族乡邻,作为当地的豪强,结寨自保。1218年,张柔与蒙古战争失败,战败后降于蒙古。1238年,张宏凡出生。张宏凡20岁时,身长7英尺,外表出众。由于他出生在一个武将家庭,张宏凡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不仅通过策略,善于骑马和射击,而且口才出众,口才出众。
1265年,张宏范从顺天府调任大名。他以德行政,受到忽必烈的高度赞赏。从那以后,他开始在军政上露头角,在灭宋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269年,元宋襄阳之战开始。攻宋总指挥是元丞相伯颜。战前,张建议用重兵包围襄阳,然后打下襄阳粮道樊城,这样襄阳就不会自破。伯颜采纳了他的意见,水路加攻樊城,樊城被攻破后,襄阳无险可守,粮道再次被切断,举城投降元军。1275年,张弘凡以精锐步骑击败南宋奸臣贾似道的布防,攻下健康城。
[img]391992[/img]
1276年,宋元议和,张说服宋廷,让宋王改为臣仆,屈辱地提交了请降的表文。3月,伯颜进入临安,宋幼主赵贤(恭帝)和全太后被护送到大部分。南宋皇帝虽然投降了,但忠于宋朝的大臣不愿意为此而死,其中以文天祥、张世杰等忠臣为代表。
1278年,张世杰在广东新会海中厘山设立了小皇帝赵东,改元祥兴,并组织忠于宋朝的军队抵抗元朝。第二年,元军组织水军进攻崖山,期间文天祥战败被俘。元军抵达崖山后,张洪凡担任总指挥。他层层防御崖山,严格部署。目的是消灭宋军的有生力量,力求全部消灭。两军交战后,宋军输给了元兵,溃不成军。张世杰突出包围,但很快就遭遇了风暴,沉船在海上。其他宋军被当地歼灭,宋朝彻底灭亡。
[img]391993[/img]
张弘凡摧毁了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俘虏了南宋著名大臣文天祥。他不禁感到自豪。然后他命令人们在悬崖山的一块石头上刻上“张弘凡在这里灭宋”七个字来赞扬他的功劳。一位学者路过这里,在前面加了一个“宋”字,变成了“宋张洪范在这里灭宋”。虽然张洪范不是宋朝人,但他莫名其妙地变成了宋朝的一个乱臣,被人们记录下来。赞美的七个字也成了他双手沾满汉人鲜血的见证。
[img]391994' />
张宏凡是汉人。他出生在蒙古统治的中原。他为元朝的统一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后人对他没有太多好感。他帮助蒙古摧毁了南宋,让汉人在蒙古统治下过着屈辱和艰辛的四等贱民生活。中华文明也被蒙古野蛮统治践踏的支离破碎,对他的评价一直褒贬不一。
这个人灭南宋写颂歌,一书生又加了一个字,让他羞辱自己。